山东理工大学学子三下乡:“齐风新韵” 稷小青实践团探访博山琉璃传承者

发布时间:2025-07-22 22:27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徐小凇   阅读 6.4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为深入了解博山琉璃的制作过程,走近传承千年的非遗技艺。7月18日上午,“齐风新韵”稷小青实践团前往博山琉璃文化的重要地标“西冶工坊”展开实地探访,并对西冶工坊运营负责人以及非遗传承人、自媒体博主“敢敢烧琉璃”进行采访。

实践团成员与敢敢合照。 张智伟 供图

实践团成员在工作人员们的带领下参观了西冶工坊的车间,车间熔炉中翻腾的熔岩中,各样的矿石在1400度高温炙烤下褪去了原本的颜色,色泽变得浑然一体,难分彼此。炽热的炉火与匠人们湿透的衣服,不仅让实践团成员们明白非遗传承的不易,更让成员们切实了解到了琉璃的制作工艺。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队员们体验了雕刻、吹塑等工艺,真正感受到非遗文化的魅力。

图为西冶工坊精美作品。 郑好 供图

图为工作人员进行加工。 李潇 供图

讲解员带领实践团成员们前往展厅,详细介绍西冶工坊的成立背景与著名作品。在展厅二楼,讲解员依次为实践团介绍了西冶工坊为中非合作论坛、博鳌亚洲论坛、“一带一路”峰会三次国宴烧制的琉璃器。美轮美奂、惟妙惟肖的工艺品再次震撼了实践团成员。

图为负责人向实践团成员进行介绍。 张智伟 供图

成员们对西冶工坊运营负责人进行采访,详细地了解到西冶工坊成立至今的历程与一路的艰辛坎坷。西冶工坊董事长表示宁愿赔钱也要将这门技艺传承下去,深深地打动了实践团成员,真正明白了西冶工坊口中对非遗文化的“传承”。

图为实践团成员采访西冶工坊负责人。 郑好 供图

在博山陶琉大观园门口,实践团对博主“敢敢烧琉璃”展开采访。在采访中,敢敢说她是不愿让这门老手艺失传,于是开始通过短视频进行宣传。面对“爆火”,敢敢说:“我第一次来琉璃工坊的时候,就被这些工艺吸引到了,当时我就在想,这么有意思的东西一定不能失传。”她不仅通过直播与短视频的方式展示琉璃烧制过程,还经常在现场教观众制作琉璃,为推动博山琉璃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机器生产与非遗传承碰撞的今天,无论是以西冶工坊为代表的老牌非遗传承者还是以“敢敢烧琉璃”为代表的新生代自媒体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去守护传承千年的技艺。此次实践,不仅让成员们感受到非遗历经千年的传承与创新,更让成员们看到了传承背后那些托举起的手臂的故事。未来,实践团将会不忘初心,继续挖掘更多非遗的传承故事,探索更多非遗的当代价值

(撰稿:徐小凇)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徐小凇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209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