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想过,那些藏在心底的复杂情绪——开心时的雀跃、愤怒时的躁动、难过时的低落,都能成为笔下的灵感?7月18日上午,在偏远山区的白家小学,一堂别开生面的创意写作课正在一二年级的临时教室里进行。来自西安外国语大学英文学院与爱“童”行项目组的志愿者童玉茹带领孩子们开展“我的情绪树—创意写作表达”课程。这堂融合了艺术与文字的特别课程,要帮孩子们把藏在心里的情绪,变成看得见、说得清的“宝贝”。
课程创新,情绪与写作的碰撞
不同于传统写作课程,本次“我的情绪树”课程巧妙地将情绪认知与创意写作相结合,以热门动画电影《头脑特工队》为灵感,通过生动有趣的情节引入,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认识认识乐乐、怒怒、厌厌、怕怕、忧忧五种核心情绪,学习如何捕捉生活中的细微感受,并将它们转化为生动的文字。课程特别设计“信念树”这一创意环节,鼓励孩子们将内心的情绪转化为文字,再通过绘画的形式具象化,让情绪在纸上“生长”,形成独一无二的“情绪树”。
实践操作,动手又动脑
在课程中,孩子们首先会在纸上写下至少6个表达自己情绪的句子,这些句子既可以是“我考试考得很好,我很开心”这样的积极情绪,也可以是“我今天跟好朋友吵架了,我很伤心”这样的消极情绪。随后,他们将用彩笔将这些情绪画成一棵独特的“信念树”,每根树枝上写上情绪的名字,并用颜色区分积极与消极情绪。这一过程不仅锻炼了孩子们的写作能力,还激发了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心灵对话,分享与成长
课程的高潮部分在于作品展示环节。孩子们纷纷举起自己的“情绪树”,勇敢地分享自己的创作思路和背后的情绪故事。有的孩子说:“我的树上有很多开心的叶子,因为我有好多好朋友。”有的孩子则坦诚地说:“这棵树上有一片难过的叶子,因为我昨天不小心弄坏了玩具。”每一份分享都充满了真挚与勇气,让教室里洋溢着满满的尊重与共情。
“我的情绪树”课程远不止是一次普通的写作练习,更像是一场温暖的心灵对话。它引导孩子们正视并接纳每一种情绪——无论是欢欣雀跃的积极感受,还是低落沮丧的消极体验,都能被温柔以待。借助创意写作的形式,孩子们悄然找到了一个安全又柔软的表达出口,那些藏在心底的情感得以自然流淌、慢慢升华。与此同时,课程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着孩子们的观察力、思考力与表达力,为他们的全面成长筑牢根基。这堂小小的写作课,就像一颗种子播撒在孩子们心里。未来,与爱“童”行支教团还会带来更多这样的课程,用创意和温暖,陪孩子们在认识自己的路上慢慢长大。相信艺术与教育的深度交融,能为乡村儿童推开一扇望向更广阔世界的窗,让他们在快乐中成长,在成长中绽放独有的光彩。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赵晓雅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