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5日,南京财经大学会计学院暑期三下乡实践队前往位于南京市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开展了以“触摸血色记忆,赓续家国血脉”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
(图1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入口处雕塑 祁炜宏摄)
步入“历史铁证”展区,团队成员的目光聚焦于无可辩驳的历史证据:黑色纪念墙上密集镌刻的遇难者姓名构成无声控诉,冷峻的档案文件记录着侵略暴行,向世人揭露侵华日军犯下的滔天罪行。团队成员专注地记录关键时间节点、重大事件与核心数据,在肃穆氛围中梳理历史脉络。
第二展馆中展出的锈蚀的证物、损毁的生活器具、冰冷的武器残骸让人不禁联想到其背后无辜的生命。大量珍贵历史影像与幸存者口述视频在屏幕中流转,将抽象的数字转化为具象的苦难。黑暗岁月借由这些影像,如冰水般浸入每位观者的感知。
在“历史证人”区域,幸存者饱经风霜的面容在影像墙上静静呈现。一位老者面对镜头,声音沙哑如枯枝摩擦,讲述全家殒命于刺刀之下的瞬间。这些面容与证词,成为横亘于当下青年与历史真相之间最直接、最沉重的桥梁。历史不再是纸页上疏离的铅字,而是幸存者以血肉与泪水浇筑的沉重实体,每一道皱纹都铭刻着民族无法磨灭的伤痕。
(图2 团队成员参观史料 祁炜宏摄)
走出冥思厅,团队成员来到和平广场,高大的汉白玉《和平》雕塑的倒影在水中更点缀了和平广场的主题。广场中央雕塑基座上,“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八个大字无声叩击着每一位驻足者的心扉——它昭示着和平从来不是天赐的礼物,而是以深重苦难为基石、需用所有人用永恒的警惕去守护。
历史不能被抹灭,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通过这次实践活动,团队成员们深刻体会到了和平的来之不易,也更加坚定了为国家和民族利益而奋斗的决心。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深刻的历史教育,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
(图3 团队合影 祁炜宏摄)
通讯员:金子烨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赵菁华 责编:陈晓红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