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韵润童心,文脉伴成长
暑期里,山东中医药大学药香承韵育青苗社会实践队走进菏泽市牡丹区吴店镇孟庄村“小荷学堂”,以党史教育为基、传统文化为脉,为孩子们铺就一段兼具红色养分与文化底蕴的成长旅程。实践队队员们精心设计党史故事、过年习俗、太极拳、舞蹈等课程,用生动互动与温暖陪伴,让孩子们在多元体验中汲取力量、收获成长。
上午的党史教育课上,实践队队员们化身“红色故事讲解员”,以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动画短片串联起党的百年历程:从南湖红船的星星之火,到长征路上的坚韧不拔;从抗战时期的英勇无畏,到新时代的蓬勃发展。讲解中,实践队队员们特意选取“小萝卜头”宋振中在狱中坚持学习、“鸡毛信”里海娃的机智勇敢等少年英雄故事,用提问互动引导孩子们思考“英雄为什么而奋斗”。孩子们瞪大好奇的眼睛,不时举手追问“红船能坐多少人”“现在还有这样的英雄吗”。随后的“党史知识小问答”环节,孩子们争相抢答,在欢声笑语中加深了对党的历史的认识,也在心中悄悄埋下了向英雄学习的种子。
▲图为实践队队员给孩子们讲解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摄影:董凯宇
党史课后,传统文化课程聚焦“过年习俗”,实践队队员们先展示春联、福字、年画等实物,再通过“习俗猜猜看”游戏揭开年俗密码:贴春联要讲究“仄起平收”,年夜饭里的鱼象征“年年有余”,压岁钱需用红纸包裹寓意“压住邪祟”。现场还设置了“年俗故事分享会”,实践队队员们讲述了“年兽”的传说、贴福字“倒着贴”的由来等趣味故事,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不时举手提问互动。有孩子听完后说:“原来过年贴福字还有这么多讲究,今年我要提醒爸爸妈妈正确贴福字!”在生动的讲解与互动中,孩子们不仅了解了年俗背后的文化内涵,更感受到了传统节日的温暖与仪式感。
▲图为孩子们积极回答过年的习俗有哪些 摄影:刘昕焱
午后的课程从太极拳开始,实践队队员们考虑到孩子们的活动特点,将传统太极拳拆解为“云手”“野马分鬃”等几个基础动作,结合“像小猫一样轻移脚步”“像小树一样站稳根基”等趣味比喻讲解要领。孩子们跟着口令慢慢抬手、转身,起初动作略显僵硬,几番练习后渐渐找到节奏。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孩子们身上,一招一式间,他们既感受到了传统武术的沉稳力量,也在动静交替中学会了专注与协调。
▲图为实践队队员带领孩子们练习太极拳基础动作 摄影:董凯宇
最后的舞蹈课上,实践队队员们带来了一段节奏明快的集体舞,没有复杂的技巧,只以简单的拍手、转圈、摆臂动作为主,配合活泼的音乐引导孩子们放松肢体。孩子们跟着鼓点蹦跳、欢笑,有的踮着脚尖模仿小鸟,有的拉着同伴的手转圈,教室里满是灵动的身影。舞蹈不仅让孩子们舒展了身体,更在轻松的互动中感受到了肢体表达的快乐,也增强了团队协作的意识。
▲图为孩子们跟着实践队队员一起跳集体舞 摄影:董凯宇
此次实践活动中,“小荷学堂”的孩子们在红色故事里触摸历史温度,在传统习俗中品味文化根脉,在动静皆宜的课程里释放活力。而实践队的大学生们也在教学相长中深化了责任担当,用青春力量为乡村孩子的成长添彩,让红色基因与传统文化在童心间静静流淌。
指导老师:时彦鹏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张颖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