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解码古城文脉:一堂穿梭时空的“行走的思政课”

发布时间:2025-07-22 21:57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朱家骥   阅读 4.4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盛夏太原,古韵与今风在烈阳下交融。为深入贯彻落实“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部署要求,7月12日,长安大学赴山西太原“青年智造创绿城,碳路先锋拓新城”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前往太原市规划展示馆、山西省科学技术馆、太原博物馆与山西青铜博物馆,于时空褶皱里触摸城市发展的脉搏,在方寸展陈间聆听文明跃动的交响。

规划馆里见山河:擘画城市发展的“工笔画”

12日上午,实践队走进太原市规划展览馆。展区中,聚焦“古今共生的发展智慧”,交通脉络的延伸、产业升级的活力、生态绿城的蓝图,与城建史展区里十年变迁的影像交相辉映;全息沙盘上,“一核、两翼、多板块”的格局与太忻、太晋一体化的进程动态铺展,让队员们直观感受到“锦绣太原城”在时代浪潮中如何守正创新,明白城市发展既要仰望星空绘蓝图,更要脚踏实地谋民生。

图为实践团队参观太原市规划展览馆

科技馆中探星斗:触摸创新发展的“温度计”

山西省科学技术馆,成为“创新精神”的鲜活教材。五大展厅里,从电流原理的互动装置到未来科技的模拟场景,从数学公式的具象化演示到人体漫游展的三维体验,每一件展品都在诉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真理。队员们在动手操作中领悟:传承文脉不是守旧,而是要像先辈探索青铜铸造般,以不懈创新为文明注入新动能——这正是 “行走的思政课”对“开拓精神”的生动诠释。

图为实践团队参观山西省科学技术馆

博物馆内听春秋:对话千年文明的“双面绣”

太原博物馆与山西青铜博物馆则翻开了“文化自信”的篇章。“晋阳陶韵”展厅里,新石器彩陶的纹路藏着先民与自然对话的密码;“砖瓦春秋”长廊,北齐瓦当的莲花纹与明清城砖的斑驳,拼凑出建筑艺术的传承脉络。山西青铜博物馆内,西周晋侯稣钟的铭文、春秋镈钟的纹饰、汉代博山炉的釉色,共同奏响礼乐文明的千年回响。当队员们凝视这些跨越时空的“文明信笺”,心中自然升腾起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敬畏与自信。

图为实践团队参观山西青铜博物馆

图为实践团队参观太原博物馆

夕阳为博物馆镀上金边时,今天实践队的“行走的思政课”暂告一段落。蓝图的理性、笔墨的灵韵和青铜的庄重终汇成队员们的深刻感悟,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技术创新与文化传承的双向奔赴;青年的成长之路,亦需在古今对话中筑牢信仰之基,在知行合一中践行使命担当——这便是古城太原给予青春最深刻的思政答案。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朱家骥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43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