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22日讯(通讯员 梁丽雯、徐婉玮、洪麒翔、黄天慧、刘子源、叶梓龙老师) 当青春的脚步丈量乡土,当数字的桥梁连接城乡,一幅以茶为媒、青春赋能的乡村振兴画卷在地派镇古洞村徐徐展开。广东培正学院“传承”社会实践服务队深入基层一线,以直播为笔,云端为墨,助力百千万工程深入实施,为乡村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8场主题直播,16小时的辛勤付出,是青春与乡土的双向奔赴,更是用数字力量唤醒新质生产力的青春画卷。
以茶为媒架金桥,数字赋能振乡村
立足古洞村“山高林密、富氧滋养”的生态禀赋,广东培正学院“传承”社会实践服务队以直播为纽带,全景式解构龙门山茶的产业密码。从绿茶条索紧结的鲜爽风骨到红茶碳焙后的醇厚回甘,从生态有机种植的坚守到杀青揉捻间的非遗匠心,每一片茶叶都承载着“天人共生”的农耕文明与“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
图为团队直播组在地派镇古洞村潘嘉圆茶业园直播时的照片
这场跨越城乡的“云端品茶会”,39.3万次点赞如星火汇聚,点亮了跨越山海的关注目光;1281条互动评论伴着茶汤冲泡即时汇聚,织就了消费理解的沟通脉络。每一次冲泡演示的细致呈现,每一口茶汤品鉴的真切分享,都在持续消融城乡隔阂——当城市观众透过直播屏幕,于澄澈茶汤中体悟生态智慧,于茶香氤氲中感知文化肌理,古洞村茶品便从地域特产升华为文化符号,既实现“数商兴农”的产销对接,更让“北纬23度有机茶”的文化标识深入人心,为“百千万工程”的深入推进提供了实践样本,也为乡村产业振兴注入了鲜活力量。
青春执笔百千万,云端引路产业兴
通过“直播带货+微信小店”联动模式,促成龙门山茶订单32笔、总销售额5376元,有效推动特色农产品出村进城。既是青春力量赋能乡村振兴的鲜活例证,更是专业学识转化为助农实效的生动印证。这份认可,源于网友对龙门山茶品质的信赖,更彰显了“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与乡村需求的精准对接——让“藏于深山”的生态好茶,真正蜕变为带动农户增收的“致富叶”。
图为团队直播组在微信视频号的直播数据
本次“地派茶香传古韵,一口鲜醇入画来”直播活动不仅实现产销直连,更推动“龙门山茶”品牌价值从微光到星火的跃迁:通过工艺解构、场景营造与价值传递,既擦亮“北纬23度有机茶”的地域标识,更为茶产业向品牌化、链条化升级注入动能。这既是对“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时代命题的精准践行,亦是青年学子以数字技术为乡村经济注入活力的鲜活写照。
图为地派镇潘嘉圆茶叶包装
图为地派镇潘嘉圆茶叶
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广东培正学院“传承”社会实践服务队围绕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直播为载体,致力于推动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在乡村振兴的舞台上建功立业,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青春动能。
图为团队部分队员的合照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梁丽雯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