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22日讯(通讯员 王新萍 逄淑晗 于晓敏 李佳青 李子恒)七月流火,难阻青春热忱;山路蜿蜒,不隔奉献初心。7月21日,山东科技大学 “健康有young”志愿服务团队全体成员携带精心筹备的课程与赤诚之心,踏上前往梁山县馆驿镇第一中心小学的支教征程。这场以 “支教助力成长,促进乡村振兴” 为主题的实践活动,于当日悄然启幕。夜幕降临,团队成员齐聚一堂,召开工作会议、开展课程试讲、进行集体备课,为次日正式支教做好万全准备。
队员们认真备课
7月22日,支教首日的课堂便绽放出璀璨光彩。队员们各施所长,以生动的讲解、趣味的互动,为乡村孩子们推开一扇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让知识的光芒照亮他们求知的征途。
据悉,该小学坐落于湖泊周边,洪涝等自然灾害频发,致使校舍、教学设备屡遭损毁,学校因此陷入贫困境地,教育资源亦颇为匮乏。支教课程开展首日,天降大雨,队员们目睹教室漏雨、桌椅陈旧的景象,当即迅速开展清理整治工作,为即将到校的学生营造整洁环境。此刻,支教的初心愈发坚定,熠熠生辉。
上课前打扫渗雨教室
上午八点三十分,支教第一课正式开启。教室里,孩子们坐姿端正,好奇地打量着讲台前的几位新老师,望着黑板上 “欢迎新同学” 的字样,眼神中满是期待。团队成员依次登台自我介绍,各具特色的讲述赢得孩子们阵阵掌声。老师们介绍完毕后,孩子们也逐一进行简短的自我介绍,有的说喜爱唱歌,有的说热衷运动,教室里洋溢着欢声笑语,原本存在的陌生感在轻松的互动中渐渐消融。
破冰见面课
趣味数学课上,一道经典的 “鸡兔同笼” 问题引发热烈探讨 ——“35 个头,94 只脚,鸡和兔各有多少只?” 负责数学教学的小焕老师率先提出问题,继而通过生动形象的讲解,引导孩子们绘制示意图、列出算式,运用 “抬脚法”“假设法” 逐步推导。“老师,我算出来了!鸡有 23 只,兔子有 12 只!” 当学生轩书鑫兴奋地举起草稿纸并主动要求上台展示时,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学生积极回答问题
由于该校教育资源有限,孩子们接触趣味教学的机会较少。此次课程将学科知识转化为孩子们易于理解的形式进行讲授,有效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队员孔祥莹表示:“希望通过这样的课堂,让孩子们领悟到思考是探索的钥匙。”
别开生面的数学课
艺术课上,一场融合课堂活力与趣味互动的舞蹈游戏体验活动在教室开展。大屏幕上,色彩绚丽的舞蹈画面搭配欢快的旋律,牢牢吸引着同学们的目光。待老师讲解完游戏规则,大家纷纷起身参与,原本安静的教室瞬间化为欢乐的舞台。有的同学动作干脆利落,完美契合节奏;有的同学稍显笨拙,却因这份真实可爱引得全场笑声不断。一曲终了,同学们仍觉意犹未尽。这场别开生面的舞蹈游戏体验,打破了传统课堂的沉闷氛围,以趣味形式激发了同学们的参与热情,让大家在放松身心的同时,收获了运动的快乐,成为课堂中一段难忘的记忆。
舞蹈艺术课
短短一天的支教时光,队员们用知识和热情在孩子们心里播下了希望的种子。那些漏雨的教室挡不住求知的目光,简陋的条件磨不灭奉献的热忱。青春的脚步踏在乡间小路上,不仅为乡村孩子打开了看世界的窗口,更用实际行动诠释着青年一代的担当——以支教为桥,让成长的力量在城乡之间流动,让振兴的种子在田野之上扎根。这条路,才刚刚开始。
通讯员:王新萍 逄淑晗 于晓敏 李佳青 李子恒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王新萍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