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传承弘扬蜀蚕文化,让古老蚕桑技艺焕发时代活力,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土木工程学院“红色先锋,丝路蜀蚕”蜀蚕三下乡实践队于2025年6月28日前往成都市金堂县蜀蚕桑蚕庄园开展了为期7天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以青春力量为蜀蚕文化传承注入新动能。
一、除草护桑,侍桑传智。
晨光里,“红色先锋,丝路蜀韵”蜀蚕实践团队与桑农携手走进桑园。除草铲土的沙沙声里,桑农传授着“春护桑、夏理枝”的传统智慧,年轻的身影俯身清理杂草,让桑园重归清朗。
图 1:蜀蚕三下乡实践队在桑园地除草
二、蚕茧贴画,创艺焕蚕。
蚕丝墙面作画活动热闹开场。队员们分工明确,有人专注挑选色彩各异的蚕茧,有人用热熔胶为蚕茧“武装”,为创作备料。大家围在墙边,依据设计好的图案,将蚕茧一一粘贴,从红日飞鸟到古宅猫咪,在默契配合中,让平凡蚕茧变身艺术元素,把桑园故事“绘”上墙面,为蚕桑文化添一抹青春创意。
图 2:蜀蚕三下乡实践队队员对蚕茧进行切割
图 3:队员们进行蚕茧贴画
三、剪桑整枝,理桑续技。
桑园周边,堆积着修剪下的桑树枝桠。队员们分工协作,各司其职。有人手持园艺剪仔细裁剪,有人排成队列搬运枝桠,还有人将整理好的枝桠捆扎成型,原本凌乱的枝堆很快被分类归置妥当。
图 4,图5:队员们修剪桑树枝桠,分工协作,各司其职
四、科普传知,蜀蚕播火。
在蚕桑文化传承活动现场,大小观众端坐聆听,从蜀蚕起源讲到现代传承,队员用普通话为孩子讲蜀蚕起源发展。屏幕串起历史脉络,把蜀地蚕桑故事变易懂知识,在孩子心里播下传承种子,让古老文化借科普延续生机。
图 5:队员在用普通话为孩子认真讲解蜀蚕起源发展
图 6:蜀蚕三下乡实践队队员们和小朋友们的合照
对团队而言,本次“三下乡”蜀蚕之旅让成员深入田间实践、开展文化传播,在侍桑劳作、科普宣讲、创意创作等活动中提升了实践能力与协作意识,深化了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增强了文化使命感与团队凝聚力。对乡村而言,活动挖掘蜀蚕文化资源,促进文化传承与创新,为乡村文旅融合提供新思路,助力乡村产业发展,为乡村文化振兴与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实现传统文化保护与乡村发展的双重价值。
图 7:蜀蚕三下乡实践队的集体合照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周婷 责编:赵多米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