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心绘心晴 携手筑心桥”——厦门医学院八闽心链,润泽山海实践队开展乡村儿童心理健康活动

发布时间:2025-07-08 21:30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林晴天、薛嘉琳、季楠、黄盈盈、柯珖   阅读 361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为关爱乡村儿童心理健康,助力乡村儿童健康成长,7月5日,厦门医学院"八闽心链,润泽山海"实践队深入厦门市三社村,开展"童心向海·心灵扬帆"儿童心理健康成长计划主题活动。通过自我赋能、情绪探索等趣味互动形式,为乡村儿童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心灵成长之旅,用青春力量传递温暖,播撒希望的种子。

自我探索:姓名贴里的成长印记

活动以"情绪调色盘·不织布姓名贴"环节精彩开场。实践队队员蓝子欣详细地给孩子们介绍了制作流程与内容,由队员柯珖进行简单制作演示,并在所有实践队队员的指导下,孩子们用不同颜色的不织布裁剪粘贴制作自己姓名首字母的姓名贴。

在孩子们完成制作后依次站上讲台,向大家做自我介绍并阐述制作理念,台下掌声不断,在制作中不仅提升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随后的介绍环节更让孩子们有自信有勇气去表达自己的想法,从姓名贴制作中自我认知、自我成长。活动强化了孩子们的自我认同感,为他们的成长注入积极心理能量。

图为孩子们与姓名贴成品合影。郭俏 供图

心灵灯塔:情绪管理的智慧航行

活动伊始,实践队队员蓝子欣以“童心探海”主题心理健康宣讲拉开序幕。通过生动有趣的海洋主题动画短片,孩子们学习了“情绪信号灯”的概念:绿色情绪如温柔的海浪,黄色情绪似跳跃的浪花,红色情绪则像暴风雨中的海洋。在现场的互动环节中,孩子们热情回应,积极参与。队员蓝子欣还教授了孩子们三句能量咒语:“我的情绪是暂时的天气”“说出感受是勇敢的小船长”“求助是找到灯塔的智慧”,帮助孩子们学会表达和调节情绪。最后,队员们向孩子们送出了手绘制作的情绪减压赋能扇,并且引导孩子们思考:“什么时候可以展现真实情绪?”“哪些情绪需要被小心保护?”,帮助他们在互动中学会自我接纳与情绪管理。

图为队员蓝子欣与孩子们进行情绪色彩讲解环节互动。郭俏 供图

心情画布:不织布上的情绪艺术

在"情绪调色盘·不织布心情DIY"活动环节,孩子们动手制作双面情绪图谱。通过制作不同图案外形,外显面拼贴"他人看到的情绪",真实面设计"内心真实感受",在实践队员们的协助下,孩子们亲手将制作的图案粘贴于情绪画框中,并根据心情添加不同元素动态表达情绪变化。活动末期,队员们引导孩子们分享自己的情绪画框制作创意,在交流中收获喜悦,从实践中发掘内心最真实的心理情感。

图为实践队队员协助孩子完成情绪画布。郭俏

在与三社村村民委员会积极合作中,本次活动圆满结束。活动全程由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指导,确保专业性与安全性。实践队为每位孩子准备了环保手工材料,在积极引导中带领孩子们探索心灵,自我成长。活动成品孩子们自行带回,为本次参与留下了珍贵回忆。实践队员们希望通过点滴行动,为乡村儿童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让每一颗童心都能扬帆远航。

图为孩子们和实践队以及三社村村民委员会工作人员合影。供图:郭俏

此次活动不仅为乡村儿童带来了快乐与成长,让孩子们学会了情绪管理和自信表达,也为乡村心理健康教育注入了新活力,为构建和谐乡村氛围贡献了青春力量。未来,厦门医学院"八闽心链,润泽山海"实践队将继续深入乡村,用专业与爱心点亮更多孩子的心灵之光。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林晴天    责编:赵多米 + 投诉举报

12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