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8日,河南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联合马克思主义学院,组建“匠‘芯’智行·擎动河洛”实践团,前往洛阳市涧西区中信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开展暑期走访。此次活动聚焦重工领域前沿科技,旨在让青年学子亲身感受企业工业底蕴,触摸先进生产力创新活力,推动理论知识与工业实践结合,为新质生产力人才培养积累经验。
图为实践团队与企业人员在中信重工厂使馆合影留念
追溯:探寻重工发展脉络,锚定实践方向
实践筹备阶段,团队从历史维度与产业生态切入,深挖中信重工发展脉络。其前身作为“一五”重点工程洛阳矿山机器厂,承载着新中国重工业奠基的使命,历经数十载迭代,已成长为覆盖矿山机械、冶金装备、高端能源装备等领域的“国之重器”。在大型铸锻件制造、智能装备研发等关键赛道,中信重工持续突破技术壁垒,为重工产业植入创新基因。实践团以“重工业如何孕育新质生产力”为锚点,梳理企业从“传统制造”到“科创驱动”的转型轨迹,为实地研学构建认知坐标系。
图为实践团于“新重机”前启动调研
走访:直击生产前沿场景,感知科技力量
在中信重工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实践团首先参观了企业的厂房布局。整齐有序的生产区域划分、不同车间的相互配合。参观过程中,成员们了解到中信重工聚焦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从矿山到能源、冶金到军工,企业以技术迭代诠释“国之重器”价值,让学子们真切看到科技如何赋能生产力升级。随后,大家来到重型锻造车间,亲眼目睹了世界一流水平液压机的工作场景,巨大的钢坯在液压机的精准操控下逐步成型,展现出强大的工业力量。
图为实践团成员参观重型锻造车间
交流:碰撞思考实践火花,明确成长路径
走访后的交流研讨,成为理论认知与实践感悟的“碰撞场”。实践团成员立足信息工程、马克思主义理论等专业视角,探讨“数字技术如何重塑重工产业生态”“红色工业基因怎样赋能创新文化”等命题。在思维交锋中,明晰新质生产力对“技术复合型人才”“创新驱动型人才”的需求——既要有深耕专业的技术硬实力,更要具备洞察产业需求、链接创新资源的软能力。中信重工展现的“制造硬实力”与“创新韧性”,让学子们意识到:新质生产力培育,需要产教深度融合,将课堂知识嵌入产业场景,让青春智慧对接国家战略需求。
图为实践团与企业人员交流探讨
从厂房参观到设备观摩,中信重工展现出的深厚工业底蕴和创新精神,让实践团成员们深受触动。重型装备制造业的发展需要年轻一代的接力传承,国家工业实力的提升也离不开青年人才的积极参与。此次活动,不仅让青年学生看到了中国重型工业的硬核实力,更为洛阳留住青年人才、助力工业强市建设增添了动力。相信在未来,洛阳会持续为青年成长提供广阔平台,青年学子也能在这片工业沃土上,为城市发展和国家工业振兴挥洒青春汗水。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邵佳阳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