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3日上午,昆明理工大学医学部“三下乡”社会实践团走进鸡足山镇九义中学,开展以“医学知识知多少,急救实操来护航”为主题的科普活动。活动内容丰富多元,涵盖禁毒防艾、急救科普、普通话推广等多个领域,吸引了该校200余名师生积极参与,有效增强了学生的医学知识素养和普通话能力。
禁毒知多少 防艾系心间
在“禁毒防艾”科普中,实践团通过毒品图片展示与互动问答,带领学生识别“奶茶粉”“跳跳糖”等新型毒品伪装,结合案例讲解成瘾危害与防毒要点。针对艾滋病防治,团队详解传播途径、预防措施及共用泳池感染等认知误区,重点强调青少年自我保护方法,以“讲解+互动”形式帮助学生建立科学认知,从行为层面切断传播风险。活动通过简明易懂的科普方式,有效提升了青少年防毒防艾的意识与能力。
记安全饮食 防食物中毒
紧扣云南雨季和湿热气候特点,实践团深入剖析了本地高发的饮食安全隐患:重点聚焦剧毒野生菌的精准辨识误区、常见有毒植物的危害,以及高温高湿环境下食物易霉变、腐败变质的成因与识别要点。针对这些风险,成员们不仅系统传授了食物中毒后的黄金急救步骤和科学防治策略,还创编了朗朗上口的饮食安全口诀,巧妙地将普通话推广融入其中,实现了保障饮食安全与提升普通话应用能力的双赢。
护眼行动 拯救“视”界
实践团充分发挥技术优势,运用AI工具精心制作了眼健康科普短片,直观揭示了不良用眼习惯的危害,并精准演示了规范的眼保健操步骤和日常护眼要点。这种寓教于“视”、互动感强的新颖科普方式,极大地吸引了学生们的注意力,使保护视力、科学用眼的理念深入人心,有效引导青少年养成主动爱眼护眼的健康习惯。
急救在身边 “救”在一瞬间
实践团系统阐释了急救的“黄金四分钟”原则和基础生命支持流程,并通过图文演示与真人示范,清晰讲解了CPR心肺复苏术的操作要点以及针对不同人群的海姆立克急救法标准步骤。在实操环节,多名学生在团队成员的专业指导下,积极上台利用模拟人道具进行CPR按压练习,并分组演练海姆立克急救法的站位与发力技巧。这种理论加演示和实操的沉浸式教学,显著提升了师生们的急救知识掌握度和面对突发状况的应急处置信心。
实践团充分发挥医学专业背景优势,将课堂所学转化为科普动能,积极做知识的传播者与健康的守护者。他们通过躬身力行的担当,把专业知识融入服务社会的生动实践,为乡村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筑牢医学防护屏障,让医学人文关怀在基层教育中落地生根。
实践日记
何苗瑞
昆明理工大学医学部
临床医学2023级本科生
作为实践团的一员,我们来到了鸡足山九义中学,为同学们开展了急救知识科普和普通话推广活动。当我演示海姆立克急救法时,台下那一双双专注的眼睛里闪烁的求知光芒,让我真切地感受到身为医学生的使命与荣光。同学们认真模仿动作的模样,提出的每一个充满好奇的问题,都让我更加确信:医学不仅是治病救人的技术,更是需要传递的温暖力量。今后,我会继续用通俗易懂的方式传播医学知识,让更多人掌握守护生命的技能。这份责任,将永远激励我在医学道路上坚定前行!
叶晨灏
昆明理工大学医学部
临床医学2023级本科生
今日上午,我们前往鸡足山九义学校开展科普知识宣讲活动。在上台前,我的内心颇为忐忑,但站在讲台上看到台下同学们那清澈眼神中流露出的对科普知识的强烈渴望时,作为一名医学生的光荣感油然而生。在与同学们的互动中,我深刻感受到云南地区科普宣传工作的扎实成效,这无疑离不开政府与基层的共同努力。而我们的宣讲犹如锦上添花,助力医学知识扎根心田,为云南的发展贡献我们大学生的青春力量。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韦雅琪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