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号上午在炎炎夏日的乡村校园里,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文化之旅正在热烈开展。赴浏阳澄潭江基层践行团“浏夏吾行”队的熊贵南老师带着精心准备的“翻‘扇’越岭不‘漆’而遇”漆扇特色课程走进吾田完小,为乡村孩子们开启了一扇通往传统文化世界的大门,让古老的漆扇艺术在孩子们的手中焕发出新的生机。
课堂伊始,熊贵南老师先带领孩子们初步了解漆扇,缓缓揭开漆扇神秘的面纱。当孩子们得知漆扇的原料大漆在中国已有8000多年的历史,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和使用漆器的国家时,尽是惊叹。老师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漆扇从东汉起源到唐代达到巅峰的历史渊源,以及“百里千刀一斤漆”这一说法的来历,仿佛穿越时空,与古人一同见证了漆扇的诞生与发展。这一刻,非遗文化的种子悄然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
图为熊贵南给学生示范漆扇制作过程 照片来源:谭佳音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了解了漆扇的历史文化后,孩子们迫不及待地开始了制作之旅。老师播放了漆扇制作的教学视频,让孩子们对制作步骤有了初步的了解。随后,孩子们领取材料,就迫不及待地开始制作了,各自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大胆配色,制作出异彩纷呈的漆扇。
以漆为笔,以水为画,一半人为,一半天成。漆扇的美感来源于出水前的未知感,当扇子出水的那一刻,便拥有这世上独一无二且只属于自己的漆扇。课程末尾,小孩子们拿着自己亲手制作的漆扇合影留念,漆扇上的金粉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图为学生展示漆扇作品 照片来源:谭佳音
图为小组集体展示成品 照片来源:谭佳音
本堂课是一次有意义的尝试,它让小朋友们走进了漆扇的世界,领略了漆扇的魅力,它不仅能够让小朋友们了解和传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还能够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将有趣的非遗文化内容以更加生动、有趣的方式呈现给小朋友们,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传承,让非遗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的文化活力和精神力量。
文字 | 熊贵南 谭佳音
图片 | 谭佳音
一审 | 谭佳音 二审 | 贺茂皓
2025年7月7日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谭佳音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