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上生花:东海水晶雕刻里的时光与匠心

发布时间:2025-08-25 22:38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周旭生树 陈培培 陈磊   阅读 5.6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知识课堂

在东海县,水晶气息随处可感,水晶雕刻这门非遗技艺更是当地人数代相传的手艺。手触水晶原石,最先感受到的是独特的凉,不像金属刺骨,倒像刚捞的井水,带着自然温度。对东海匠人来说,每天就是和这些原石打交道 —— 把带土腥味、表面粗糙的石头,慢慢变成能摆能戴的漂亮物件。这活儿看着简单,实则藏着门道,靠机器流水线不行,得人一点点琢磨,顺着水晶的性子来。​

走进东海的雕刻作坊,没有轰隆隆的噪音,最多是磨盘沙沙声和刻刀轻敲声。阳光好时,光线照在水晶胚上,反射的小光点落在墙和匠人脸上。桌上工具不多但实用:细如缝衣针的刻刀修细节,带纹路的锉刀磨平表面,大小磨盘负责塑形。曾见一位匠人雕白水晶,弯腰凑近,刻刀轻移,不一会儿水晶上就有了圆润舒服的莲花轮廓,像真莲花一般。​

水晶脾气各不相同。透亮无杂质的适合雕仙女、菩萨等摆件,灯光下好看;有絮状杂质的,匠人不剔除,反倒顺着纹路雕山水画,让天然纹路成远山云雾,每件作品都独一无二。之前见一块绿幽灵水晶,里面绿色像青苔,匠人围着绿色雕了只小鹿,用小茶水晶做眼睛,看着特别有意思。匠人说,雕水晶不能 “强势”,得先看懂它,不然易弄坏。​

比起雕木头、玉石,雕水晶更考验耐心。水晶硬度高,刻刀用力稍大就可能裂,裂了整块就废。有时雕一片花瓣纹路,匠人得屏住呼吸慢刻,一下午可能只雕好一片。但他们不急,觉得慢工出细活。老匠人说,年轻时师傅告诉他雕水晶像熬粥,得慢慢等。从春秋战国粗糙水晶物件,到明清精致摆件,这么多年手艺传承,核心就是这份耐心。​

现在去东海,能看到老作坊里老师傅用传统工具慢雕,也能见年轻匠人用电脑画图设计,效率更高。水晶作品也多了新花样,除传统神仙、花鸟,还有卡通形象、简约首饰,年轻人也爱买。有人还开直播拍雕刻过程,让这门手艺被更多人知道。​

傍晚作坊开灯,匠人会拿一天的成果对着灯检查。灯光下的水晶泛着柔光,很是温暖。对东海人来说,水晶雕刻不只是手艺,更是生活方式。老手艺被年轻人接着做,还能出新花样,让更多人喜欢,挺好。我们看到的水晶物件,不只是好看,更藏着匠人的时间、心思和东海人的坚持。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周旭生树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82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