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师范大学学子在社区幼儿园开始”减塑“环保小课堂

发布时间:2025-07-07 22:05   来源:大学生云报 | 秦芮琪 黄健飞 江求涛   阅读 305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七月流金时,草木正葱茏。7月3日下午3点,安徽师范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幼儿环保启蒙,青年生态宣讲”实践团队走进沿河小区幼儿园,以“减塑护地球”为主题,为孩子们带来一堂生动有趣的环保课,让“绿色理念”在互动中扎根童心。

▲图为课程结束团队和小朋友合影

循迹寻“塑”:发现身边的“隐形塑料”。课堂伊始,环保小讲师从“生活中的塑料”入手,带领孩子们细数身边的塑料袋、塑料玩具、吸管等物品;通过图片展示,引导幼儿正确认识塑料,了解塑料制品所带来的危害,从而使其对“塑料污染”产生直观认识。

▲图为小朋友向老师展示自己积极回答问题获得奖励

妙策护绿:解锁减塑“小锦囊”。“怎么才能帮地球‘赶走’塑料呢?”课堂小老师们顺势引导,利用生活中事例进行现身说法,如减少一次性餐具的使用量、将塑料瓶改造成笔筒、用报纸做书皮等。在问答环节,孩子们踊跃举手,当“可回收标识”出现时,现场齐刷刷举起了小手,“以后我要带着妈妈用布袋买菜,再也不用塑料袋啦!”小朋友小太阳紧紧攥着手里的布袋,眼睛亮晶晶地说,“这样大海里的小海龟就不会受伤了!”。

▲图为团队授课人讲解塑料制品与非塑料制品

童趣分类:在游戏中巩固“绿色记忆”。“物品对对碰”将课堂氛围推向高潮,课堂小讲师化身童趣导师团,孩子们分组变身“分类小能手”,将塑料物品与非塑料物品分类投放,在动手实践中巩固绿色知识,让绿色记忆在孩童心底扎根生长。

“这个塑料瓶要去蓝色箱”、“纸杯不是塑料呀,放错会扣分”,孩子们充满童真的语言见证了环保理念的生动实践。主讲人李意详表示:“这些充满童趣的互动,让我又一次感受到生态文明教育的传承力量。当孩子们用稚嫩的双手践行减塑行动时,我们正在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未来播撒希望。”

▲图为小朋友告诉老师教室里面的塑料制品

此次活动以童趣化的方式拆解“减塑”知识,让环保不再是抽象概念,而是可触摸、能践行的日常。实践团队用耐心与创意架起桥梁,让绿色理念从课堂走向生活,这不仅让幼儿在动手实践中播下环保种子,也生动彰显了新时代青年守护生态的责任与担当,为学院“实践育人”理念写下生动注脚。

文字 | 秦芮琪 黄健飞

图片 | 黄健飞 田野 叶隆杰

一审 | 秦芮琪  二审 | 黄健飞三审 | 江求涛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江求涛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0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