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心点燃代码光,数智之翼启远航”
四川化工技术学院青年数智教育志愿服务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纪实
大学生云报7月4日讯(通讯员 唐雪梅 曹译丹 张芯雨)当稚嫩童声遇见代码逻辑,当创新思维碰撞数智科技,2025年7月4日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青年数智教育志愿服务队在泸州叙永县兴隆社区开展以“童心点燃代码光,数智之翼启远航“为主题的活动,面向青少年普及虚拟现实技术(VR)原理、基础编程等科技知识,激发兴趣、启迪思维,助力乡村儿童科技素养提升。
VR+数智大讲堂:科技赋能科技课堂,让逻辑“动”起来
作为科普启蒙的重要环节,“VR+数智大讲堂”聚焦科技原理的可视化呈现,通过虚拟现实技术(VR)与互动教学手段,帮助孩子们建立对前沿科技的初步认知。
在编程教学模块中,志愿者采用图形化编程界面,将抽象的代码指令转化为可视化的“积木式”模块拖拽操作。孩子们通过动手实践,逐步理解“坐标移动”“角度旋转”等基本概念,并掌握“条件判断”“循环执行”等编程逻辑。当运行结果展示在电脑屏幕上时,孩子们不仅体验到程序运行的成就感,更建立起“问题分解—逻辑构建—结果验证”的计算思维模式。
在全息影像学习环节中,志愿者以透明胶片斜插水杯的演示引入立体成像的概念,揭开全息投影的技术面纱。随后,孩子们利用生活材料制作三棱镜装置,在调试角度与光源位置的过程中,深入理解几何关系和光学规律。当卡通图像在自制装置中浮现时,孩子们实现了从理论认知到技术实现的跨越,初步建立起对VR/AR等前沿科技的兴趣。
技能+N数智小学堂:实践激发科技热情,让能力“燃”起来
在完成基础知识学习后,孩子们进入“技能+N数智小学堂”,通过动手实践将所学科技知识转化为具体能力,培养创新思维与意识。
在机械臂体验课上,志愿者讲解齿轮传动与杠杆原理,并带领孩子们使用吸管、橡皮筋等简易材料制作机械爪。通过“夹球挑战”任务,孩子们不断调整,在实践中理解摩擦力、力矩平衡等物理知识,逐步形成“原理认知—模型制作—优化改进”的工程思维过程。
在科技主题T恤绘制环节,孩子们以丙烯颜料为媒介,将脑海中的飞船、机器人等未来科技元素转化为画布上的视觉表达。在志愿者引导下,他们通过色彩搭配与构图设计,传递对未来科技的理解与想象。当一件件作品呈现在眼前,孩子们不仅展示了艺术创造力,也完成了科技概念向具象表达的转化。
这场科技与童心的深度对话,通过“原理启蒙—实践赋能—梦想具象”的三阶路径,将科技素养悄然植入孩子们的成长基因中。他们带走的不只是亲手制作的作品,更是一颗名为“数智”的种子——它已在探索与实践中悄然萌芽,未来必将在创新的土壤中茁壮成长,以科技之翼,启梦远航。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张芯雨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