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时代的滚滚洪流之中,社会不断向前进步发展,数字化浪潮已经深入社会各个领域。农业作为民生的基石,随着时代步入智能化数字化的进程迫在眉睫。为深入探究农业数字化进程的推进和应用,7月3日山东财经大学新视野协会数智“乡”伴守护“粮”安山东泰安实践团队在泰安市东平县牌子村继续进行实地调研。
图为泰安分队与牌子村合作社负责人合影
队员们对合作社进行农业方式的进行了深入了解,这里采用传统+现代的方式进行生产,翻土播种收割等较为简单但需要大量人力的农业生产活动已经开始使用机械化智能化的方式,由大型机器统一进行,而对土壤肥力的把控,播种的时机,所需肥料等方面依旧是由人工把控进行。灌溉除草农药喷洒等方面在一小部分农田开始试点,由无人机来代替人力定点定量定向喷洒,未来会由试点区不断扩展。传统+现代的方式将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的优势相结合,借科技的东风,吹旺农业发展的火苗。负责人带领团队走进大棚种植区,在大棚种植区数字化发展更为明显,大棚内的温度随作物生长需要变化,始终维持作物最旺盛的生命力,并且避免了因天气原因造成的作物死亡和减产,定时定量的灌溉技术极大减轻了人力物力的消耗。但随之而来的数字化的推广成为了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数字化成本太高,农民无法独立操控,对于农产品的应用场景和适配性不足等问题成为了农业数字化推广的重大阻碍
图为泰安队队员对牌子村合作社负责人进行采访
走在作物之间,每一株作物仿佛都带着生命的张力在风中摇曳,看着大型机械穿梭在农田之间,农民们轻抚着土地,就像在看待自己的孩子,有着一种紧密的血脉联系。团队也真实意识到了数智“乡”伴守护“粮”安的重要意义。农业智能化赋予了农业新生的活力,也将成为农民农业生产最坚实的后盾和保障,在数字化智能化的带动下,农业生产终将会绽放新时代的绚烂之花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蔡陈跃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