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趣“画”糖韵:非遗技艺在少儿体验课堂中绽放新活力

发布时间:2025-07-04 21:50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徐琮皓   阅读 2.7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7月4日早晨,由兰溪市司法局联合兰江街道横山社区发起的“小手绘甜蜜,非遗零距离”糖画体验活动在兰江街道人大代表联络站开展。四十余名小朋友化身“小小糖画师”,在专业老师的指导和实践队员的帮助下,亲手用糖勺创作出独一无二的图案,让古老的糖画技艺在童趣与创意中焕发新生机,成为传统文化与当代少儿美育结合的生动实践。

糖画起源于明代,盛行于清代,是民间艺人以糖作画、寄寓吉祥的传统艺术,2014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承载中华民俗与匠心技艺的重要符号。匠人以铜勺为笔、糖液为墨,在石板上信手勾勒,方寸之间尽显巧思与创意。一幅糖画,不仅展现精湛技艺,也融合了视觉美感与甜蜜滋味,被誉为“流动的艺术”,尽显中华民间艺术的独特韵味。

活动现场,糖画师一边示范制作技艺,一边以生动有趣的方式讲述糖画的历史渊源与文化内涵,带领小朋友们走近这项“流动的艺术”,感受其独特的非遗魅力。

糖画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熬糖、运勺、勾勒等传统技艺在孩子们的亲手实践中得以生动传承,为这项千年技艺注入了新的生命力。活动中,小朋友们手执糖勺勾画图案,不仅锻炼了手眼协调,还在构图创作中激发了审美感知与艺术兴趣,实现了传统文化教育与美育实践的有机融合。甜蜜的创作体验,也让他们在感受非遗魅力的同时,成为传统文化的小小传承人。

兰溪市司法局与横山社区联合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绘兰图”暑期社会实践队,积极探索非遗文化在基层传播与传承的新路径。实践队成员将专业所学融入支教活动,通过形式多样、生动有趣的课程设计,引导社区儿童走近非遗、了解非遗、传承非遗,为孩子们带来一段兼具文化魅力与成长意义的暑期体验,也让古老技艺在新时代绽放新的活力。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徐琮皓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91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