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筑梦武郎村:传统与创新交织的乡村振兴实践画卷
新余学院“聚能·源动力”志愿服务队走进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人和乡武郎村,将课堂所学融入实践,见证乡村振兴的活力。在武郎村,队员们深入振兴现场,感受传统工艺革新、生态农业坚守与特色产业发展,用青春与创新助力乡村发展。
一碗粉条:匠心与电商的融合
走进武郎粉厂,队员们见证了粉条从玉米筛选到晾晒的传统工序。粉厂在坚守工艺的同时引入现代化设备,优化流程提升效率,更通过电商渠道将粉条销往全国。队员们发挥专业所长,为品牌推广和增产减损献策,助力武郎粉条拓展市场。
一棚翠绿:纯天然理念种出放心菜
武郎村的蔬菜大棚里,嫩绿的菜苗与新鲜果蔬生机盎然。这里坚守“纯天然”种植,全程禁用农药化肥,依靠自然条件和传统农耕智慧培育绿色蔬菜。这份坚守赢得市场认可,产品通过电商远销,绘就生态种植的振兴图景。
一枚鸭蛋:撬动产业振兴的“金钥匙”
在人和乡穑诞村的胜邮禽蛋加工厂,鸭蛋经传统工艺制成特色咸鸭蛋,工厂预计年产量2亿枚,年产值3亿元。武郎村采用“村集体+龙头企业”合作模式,通过投资项目获得稳定分红。未来将深化合作,依托全产业链做强特色产业,让发展红利惠及村民。
此次实践中,志愿服务队深入了解粉条加工、生态蔬菜、禽蛋深加工三大产业,与村民结下情谊,并运用专业知识为乡村发展助力。他们表示将持续关注武郎村,携手描绘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的振兴蓝图,让青春在乡村实践中绽放光彩。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王伟民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