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昌学院艺术学院彝绣文脉赓续队:织彩彝绣新章

发布时间:2025-07-04 21:44   来源:大学生云报 | 黄乐 张鑫森 王俊涵 习学斌   阅读 468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丝线穿梭间,传统纹样焕发新颜;一针一线里,文脉传承有了新路径。西昌学院艺术学院彝绣文脉赓续队于 2025 年 7 月 2 日,满怀青春的热血和担当,奔赴四川省凉山州昭觉县,开启了一场以 “织彩彝绣新章” 为主题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让承载着彝族文化记忆的彝绣技艺,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扬。

图为团队实践宣传在火普村。习学斌供图

实践队首站抵达凉山州昭觉县火普村,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是一个以彝族为主要聚居的村落,曾是脱贫攻坚中的重点村,如今已蜕变为乡村振兴的示范村。队员们深入彝家,与正在刺绣的妇女进行面对面交流,亲眼目睹彝族服饰的制作过程,还深入探讨了这一古老手工艺的历史渊源。随后,向她们分享了现代彝绣设计的产品图片,为她们后续制作打开思路,埋下创新的种子。

图为团队成员给当地绣娘分享创新设计产品。习学斌供图

图为团队成员向火普村居民展示现代彝绣设计产品案例。习学斌供图

下午经过短暂的休息,实践队前往昭觉县金地广场附近非遗街调研彝绣市场,找到彝绣发展现存问题。通过挨家挨户的走访,队员们深入了解当地彝绣发展现状并与相关商户进行交流,得知彝绣创新力度不够,市场狭窄。随后,队员向居民展示彝绣与现代设计结合案例,让当地居民明白如何在尊重彝族传统上破旧扬新、创新彝绣。面对面的深入交流,使得团队成员能够更加全面细致地了解当地彝绣文化中最为迫切需要的支持和资源,增进了团队成员对彝绣工艺及其背后文化内涵的深刻理解,同时也为后续的传承推广工作提供了更针对性的方向。

图为团队成员向金地广场居民分享现代彝绣设计图。习学斌供图

在今天的推广宣传实践活动中,西昌学院艺术学院彝绣文脉赓续队为传统彝绣的创新发展播撒思想种子,让创新发展成为激活传统彝绣生命力的重要力量,助力这门古老技艺织就更璀璨的新篇章。对于实践队师生来说,更加了解了彝族刺绣的传统文化,增强了师生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丰富了知识体系,提高了师生的实践能力。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黄乐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7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