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13月32日讯(通讯员张金旭)
风拂泰来传千里绿韵 智融乡野助万家农兴
为深入贯彻乡村振兴战略与绿色发展理念,落实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生态文明思想,全面响应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战略部署,东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绿色产研·助农振兴先锋队”以专业实践为抓手,先后多次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泰来县开展乡村振兴系列活动。团队汇聚了农林经济管理、工商管理、经济统计、市场营销等本科专业及会计学、金融学硕士研究生力量,秉持“探绿色产业路径,赋能泰来乡村振兴”宗旨,将校园生态科普宣讲与乡村实地调研深度融合,以青年智慧推动当地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协同共进,用实际行动践行的青春誓言,书写新时代青年服务国家战略、扎根基层一线的责任担当。
一、深耕生态宣讲,筑牢绿色发展思想根基
青少年是未来发展的主力军,培育其生态环保意识是推动乡村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为推动生态文明理念在基层落地生根,团队在泰来县聚焦青少年生态教育,走进泰来县第三中学,开展“生态文明进校园”主题宣讲活动,以生动鲜活的形式为当地学生打造沉浸式生态课堂,切实填补当地青少年生态教育短板。
宣讲过程中,实践团通过思想引领向在校生讲解我国的生态文明思想,采用互动的形式提高学生们的参与热情。围绕生态保护,向学生进行科普讲解,使得“生态兴则文明兴”“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等理论深入人心,帮助学生建立“生态保护与家乡发展息息相关”的认知。在“双碳”知识科普环节,实践团将“碳达峰、碳中和”这一宏观命题转化为“家庭收支平衡”的生活化类比,有效消解了专业知识的理解壁垒。同步设计的“碳足迹计算”互动模块,引导学生结合日常出行、用纸、用电等场景完成个人碳排放测算,并围绕“双面用纸”“绿色出行”“随手关灯”等减碳实践路径展开深度研讨。
本次宣讲,学生不仅分享个性化减碳方案,更有不少人明确表示将承担起低碳理念的家庭传播者角色。这种“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乡村”的辐射效应,不仅让抽象的“双碳”目标具象化为可感知、可践行的行动指南,更在基层土壤中播撒下绿色发展的种子。从学生群体到家庭单元,减碳行动已逐步从理念转化为实践——部分家庭已尝试建立“绿色出行日”机制,另有不少家庭主动调整用电习惯,个体与家庭层面的微行动正汇聚成乡村低碳转型的民间合力,为构建乡村绿色发展体系注入了内生动力。
该校负责人表示,实践团带来的课程既专业又接地气,有效激发了学生关注家乡生态、参与环境保护的热情,并计划将“生态教育进校园”纳入新学期课外实践体系,持续推动生态理念在校园扎根。
二、聚焦实地调研,精准掌握乡村发展需求
精准掌握乡村发展痛点与群众需求,是制定有效帮扶方案、推动乡村振兴落地见效的关键前提。实践团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深入泰来县宏程村。通过“村干部访谈+农户问卷+实地考察”的组合调研方式,全面摸清当地民生保障、产业发展现状,为后续开展针对性帮扶奠定坚实基础,切实履行高校服务基层的社会责任。
在宏程村,先锋队首先与村支书围绕民生保障与集体经济发展展开深度座谈。座谈中,团队重点聚焦村庄发展核心议题,详细了解村内民生难题,同时深入探讨村集体大棚蔬菜销路拓展瓶颈、特色养殖产业规模扩张制约因素等产业发展痛点,全面掌握村庄在民生改善与产业升级中的现实困境,明确乡村发展的核心需求与迫切任务。
为进一步掌握农户个性化需求,团队面向宏程村村民发放“小农户衔接现代农业调查问卷”,围绕家庭结构、农业生产、技术需求、经营困境等关键维度设计内容,涵盖耕地经营面积、农产品销售渠道、现代农业技术使用情况及政策支持期待等核心信息,全面收集农户生产经营中的实际困难与发展诉求。
通过“访谈+问卷”的调研模式,先锋队既精准锚定了村支书反映的共性问题,又深入捕捉了不同农户的个性化需求。这种“共性与个性兼顾”的调研成果,不仅为后续制定科学可行的帮扶方案提供了详实的数据支撑与事实依据,更推动帮扶工作从“普惠式供给”向“精准化对接”转变,联动农业专家开展一对一帮扶。
此外,先锋队还深入蒙古族乡哈拉村与东北林业大学农林复合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区,实地探索乡村绿色产业发展模式。在哈拉村,队员们跟随村支书走进玉米厂区,详细学习高产玉米生态种植技术,从抗病性品种选择到合理株距控制,深入理解每一个种植环节中蕴含的生态理念与实践智慧,直观掌握当地生态种植的实际做法;在产业示范区,队员们重点考察中草药材种植区,认真聆听学院老师讲解“林药间作”生态循环模式,记录知母、黄芩等药材的生长周期、亩产量及与周边作物的共生数据,深刻体会复合经济在生态保护与产业增收间的平衡之道,为探索乡村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积累了鲜活案例与实践经验。
三、传承红色基因,凝聚乡村振兴精神力量
为进一步坚定团队成员服务乡村振兴的理想信念,先锋队专程前往江桥抗战纪念馆开展红色教育活动,在回望烽火岁月中传承英雄精神,为实践活动注入强大精神动力。
在纪念馆内,队员们在泛黄的史料文献与斑驳的历史实物前驻足凝视,认真聆听讲解员讲述抗日将士以血肉之躯抵御侵略的壮烈事迹,通过“马占山将军指挥作战”场景复原等展陈,真切感受革命先辈们舍生取义的家国情怀。此次红色教育让团队成员深刻认识到今日和平与发展的来之不易,进一步坚定了以青春之力服务国家战略、助力乡村振兴的决心,为后续投身乡村振兴实践凝聚了精神力量。
四、践行青春使命,书写乡村振兴青春答卷
此次泰来县乡村振兴实践之行,是先锋队以专业所长回应基层所需的鲜活注脚。团队走进校园开展生态宣讲,让生态文明的种子在青少年心间悄然萌发,为乡村绿色发展播撒下充满希望的后备力量;深入乡村开展实地调研,细致摸清乡村发展的堵点与诉求,为后续谋划帮扶之策、助力产业提质提供了扎实的现实依据;踏访红色阵地接受教育,凝聚起砥砺前行的精神动能,更坚定了扎根乡村、服务群众的初心。
乡村振兴的征程从非坦途,绿色发展的探索亦需常抓不懈。绿色产研·助农振兴先锋队将继续磨砺基层服务的硬本领,深耕乡村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新探索,持续优化帮扶举措,始终坚守服务乡村、推动绿色发展的初心使命。未来,团队将以青春之力为笔,以实干担当为墨,为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振兴协同推进添彩赋能,让青春的光芒在祖国大地最需要的地方璀璨绽放。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张金旭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