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乡村数字化建设,探索艺术文化赋能乡村振兴新路径,2025年8月21日,在攀枝花学院驻村第一书记李绍银老师的带领下,“木棉传语”推普小队前往香巴拉镇人民政府,与镇政府相关领导进行工作交流。(通讯员 谈金凤 刘歆茹 唐凤 杨馨玥 肖亚轩)
墙绘设计汇报:以艺术描绘文化,用色彩传递故事
图为推普小队队员向镇政府相关领导讲解创作思路。前排左一为香巴拉镇党委书记尼庆禛。王律皓 供图
推普小队首先向香巴拉镇人民政府汇报了近期完成的墙绘作品设计思路。本次墙绘设计以“当地婚俗”“民族团结”“乡村振兴”和“红色故事”为主题,旨在通过视觉艺术创作展现香巴拉镇的文化底蕴和光辉历程。队员逐一讲解每幅作品中藏着的香巴拉故事。
图为推普小队队员所设计的墙绘草图。徐欢 供图
香巴拉镇政府工作人员对作品给予了中肯评价并提出了修改意见:“墙绘充分结合了香巴拉镇的特色文化和产业,但是作品中部分细节不明确,同时还应包含党建引领的元素,总体而言,几幅作品构思巧妙,非常不错,活动既丰富了当地文化宣传又让推普有了文化载体”。小队表示,将以此次为契机,继续探索“视觉+语言”的推广模式,让香巴拉的文化魅力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图为推普小队队员设计的墙绘草图。王律皓 供图
名片设计:创意提案提升小镇品牌影响力
图为推普小队队员为尼庆禛书记讲解团队设计的名片和标语。徐欢 供图
此外,推普小队融合地理位置、白藏房、“疯装”服饰和传统节庆等藏族文化符号为香巴拉镇提供了七个名片及标语的创意参考方案,旨在通过贴合本地、易于传播的标语,突显香巴拉镇的独特魅力。
图为推普小队听取镇政府领导工作指示。王律皓 供图
镇政府人员对提案表现出浓厚兴趣,表示将组织专题讨论,结合本地实际需求选择或优化这些方案。
数字村庄:大数据系统建设 赋能乡村数字化
交流会上,尼庆禛书记指出,随着乡村发展,传统数据管理方式已无法满足实际需求,希望小队发挥专业优势,打造集村民信息汇总统计与数据可视化呈现的大数据系统。该系统将整合村民政治面貌、职业、家庭人口数、产业情况等基础信息,以直观图表展现各村各户数据特征,为乡村治理、资源调配、政策制定提供数据支撑。
图为推普小队队员编写系统代码。张棋 供图
推普小队积极回应,表示深知系统建设意义重大,将充分发挥专业能力,根据实际需求,科学制定开发方案,确保系统实用便捷,助力乡村振兴,展现青年担当。
图为小队队员编写系统代码。胡涛 供图
无人机航拍:科技视角捕捉小镇之美
交流会尾声,尼书记向小队展示了沙贡乡宣传视频,呈现当地风貌与特色文化,希望摄影成员对香巴拉镇宣传视频拍摄能提供新思路,助力文化宣传。小队成员结合年轻人审美与乡城特色与老师交流讨论,从多维度提出视频拍摄建议:增加vlog式记录展现百姓日常,聚焦季节景致展现自然之美,用特写呈现民俗技艺传承等。
图为小队与攀枝花学院驻村第一书记李绍银老师探讨瞬间。徐欢 供图
图为小队队员无人机航拍照片。王律皓 供图
在此次木棉传语推普小队与香巴拉镇的交流活动中,墙绘汇报、名片提案、无人机航拍实践及数据库建立四大举措紧密联动,共同构建起多层次、立体化的乡村推广框架,生动诠释了“文化+科技+创意”的现代乡村发展模式。其中,小队操作无人机在高空捕捉乡城村落风貌的实践,不仅为宣传视频积累了优质素材,更搭建起推普沟通的坚实平台,实现了宣传创意与实践经验的深度融合。
图为小队队员无人机航拍照片。王律皓 供图
此次活动充分展现了木棉传语推普小队在文化传播、科技赋能与创意设计领域的专业实力,更为香巴拉镇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未来,木棉传语推普小队将以更丰富的形式助力乡城香巴拉镇文化的传播与推广,让香巴拉镇的魅力在新时代绽放。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李彦奇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