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硒秦茶藏古韵,安康政企献好茶——西农学子在金陕红公司探寻古茶文明

发布时间:2025-09-01 12:59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李鑫洁   阅读 1.0万+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实践报道

为引导和激励广大青年学在乡村振兴实践中增、贡献量,安康市平利县县委充分发挥当地态资源优势,积极搭建校实践平台,推动年参与乡村振兴。20258月1日至6,西北农林科技调研团队进陕西安康市,在师的带领下,以力量解码县域产业发展密码,为乡村振兴注西农智慧    

图为赴安康市平利县乡村振兴暑期社会调研团

一.走进秦汉深处,感受文化魅力

在陕西安康平利县的秦巴山间,坐落着“陕南金茶”飘香广佛镇。作为平利“茶旅融合”示范代表,广佛镇承载着陕南茶乡百年的农耕记忆。当地得天独厚的候与壤条件,为古茶树生长提供了天然优势,现存部分古茶树树龄超百年,证了陕南茶业的发展变迁。作为陕南茶产业的核心区域,广佛镇的安康秦汉古茶等茶叶产品声名远播,无不体现当地茶农和政府的努力与坚韧。这里既是秦汉古茶的活态见证,也是乡村振兴的价值实践地。

图为广佛镇风景

二.深入企业一线,感受百年记忆

8月2日,调研团首先走进安康秦汉古茶有限公司,联合平利县茶文化博物馆,在讲解员的带领下,通过文物展品、影像资料及场景复原,团队沉浸式了解秦汉古茶的历史渊源,让成员们直观感受到产业历史底蕴。同日下午,调研团走进金陕红公司制茶工厂,技术人员向队员们详细讲解了秦汉古茶的研发加工全过程。在杀青、揉捻、烘焙等关键工序环节,依托平利县优良生态基底,公司建立标准化茶产业,并以“公私合营”模式带动周边群众增收的实践,让千年古茶在当代焕发新生。

图为队员观看制茶工序

随后队员与负责人相坐在一起,队员们也清楚了解到公司的创建历史:为充分利用好“世界最古老茶叶”的品牌,2017年夏,安康市政府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联手,在“中国名茶之乡——平利”,对秦汉古茶制作技艺进行恢复与还原。中国茶叶研究所介绍了新款产品研发成果,在结合现代人的口感和饮茶习惯的基础上,一举研制成功了秦汉古茶。采用平利高海拔原生态富硒茶鲜叶,经多道复杂工艺,研发出契合现代人口感习惯的新秦汉古茶系列产品。

图为队员和负责人交流过程

三.探知企业产品,盼其再现风采

探访公司体验工厂茶香同时公司负责人向队员们介绍了多款核心茶品。这些产品以2150年前汉阳陵出土的茶文物为文化锚点,精选平利县富硒古茶树原料,将历史底蕴与天然优势深度绑定,为茶饮市场注入文化新活力。分为“四象”和金陕红红茶两大类:

核心“四象”系列:复刻古茶形制,定价梯度清晰

- 青龙1891款:单饼350克,售价3500元,定位高端收藏级茶品;

- 白虎1861款:单饼350克,售价1750元,主打中高端品饮与礼赠市场;

- 朱雀1871款:单饼350克,售价980元,面向大众文化茶饮爱好者;

- 玄武1881款:单饼360克,售价450元,以高性价比抢占日常品饮赛道。

金陕红红茶:借鉴原茶风味,创新增添风采

由陕西平利县打造的高端富硒工夫红茶----金陕红红茶原料为当地高纬度富硒茶区的原生态鲜叶,传承闽红工艺并加以创新。汤色金黄明亮,香气为蜜香或果香,滋味醇和甘甜,带有花香气味,回甘明显。并且还曾多次荣获国内外茶叶博览会金奖。

但在交流过程中也提到了现如今面对的困境,如“茶园地理位置不好”,“懂茶又懂市场的复合型人才稀缺”,“消费者认知度和接受度较低”也时刻困扰着公司,但他们始终饱含希望:“如果能强化“富硒+秦汉文化”特色、推动标准化生产、加强人才引进和企业合作,这些茶品牌未来还是很有机会走出陕西、拥抱更大市场的!”负责人表示。

图为金陕红产品

回顾此次安康之⾏,西农学⼦深耕产业⼀线,从部⻔座谈理清发展脉络,到企业⾛访解码实践路径。团队以⻘春实⼲搭建“校地企协同”桥梁,沉淀“⾼校赋能县域产业”实践样本,让⻘春在乡村振兴的 热⼟上绽放光彩,为秦汉古茶产业及乡村振兴注 ⼊持久动能,书写⻘春助⼒产业振兴、赋能乡村发展的⽣动篇章,也为陕西县域特⾊产业发展、乡村振兴战略推进提供可参考的实践范例。

撰文|谷林峰

图片|吴镇坤

一审|邱瑞洋

二审|张洪毓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李鑫洁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344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