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耕筑梦"实践团于暑期走进江苏省兴化市大垛镇管阮村,以“文化浸润乡村,治理赋能振兴”为主题,开展暑期实践活动。团队通过实地调研板桥文化园、走访村民、参与基层治理等方式,深入探索文化资源与乡村振兴的融合路径,为传统村落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青年智慧。
板桥文化园:历史文脉的现代活化
管阮村北侧的板桥文化园是此次调研的核心站点。作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园区以清代“扬州八怪”代表人物郑板桥的生平为主线,打造了板桥书院、百竹园、板桥道情馆等特色景点。实践团成员在讲解员的引导下,系统了解了郑板桥“清廉为民”的思想内核及其诗书画“三绝”的艺术成就。
管阮村:特色田园乡村的振兴样本
管阮村作为江苏省首批特色田园乡村,其发展模式为调研提供了鲜活案例。庄依托板桥文化资源,构建了“文化+产业+生态”三位一体的发展框架,实践团深入田间地头,与农户交流现代农业技术应用情况。
基层治理:民主法治与群众参与的双向互动
管阮村的基层治理经验引发实践团深入思考。作为兴化市最早实施“四民主、两公开”制度的试点村,村庄通过公共服务中心实现“一站式”服务,村务财务定期公开,连续多年获评“先进党支部”。实践团协助村委会完善法治文化园建设,设计普法宣传栏,通过案例演绎向村民普及土地纠纷、电信诈骗等法律知识,增强依法维权意识。
此次暑期实践,实践团以板桥文化园为窗口,见证了管阮村从“文化资源”到“发展资本”的蜕变。团队成员在田间地头读懂中国乡村,在基层治理中感悟责任担当。未来,他们将继续以青春之力,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与智慧。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张子扬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