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8月29日讯(通讯员 陶乐瑶)8月29日,武汉学院赴湖北恩施州宣恩县传承红色基因暑假社会实践团开启第二天实践之旅。团队成员坐车历经一个半小时抵达板栗园大捷纪念碑,用镜头记录历史印记,随后前往红军桥,实地感受红色历史,当晚返回宣恩驻地并整理视频及行程安排。
在板栗园大捷纪念碑,团队成员对照历史照片,结合现场地形,运用专业测量工具和地理知识,精心还原“口袋阵”地形,标注关键地点与战斗路线,全方位记录纪念碑的细节与周边环境,以镜头为笔,勾勒出当年激烈的战斗场景。为还原战斗场景,团队采用多机位拍摄:杨梦琦操控摄像机俯拍全局,程凡用微距镜头记录弹壳残片,陶乐瑶则架设运动相机模拟冲锋视角。在拍摄纪念碑背面的碑文时,我们发现碑文左下角有处模糊的刻痕,用强光手电侧照才看清是 "红二军团某部刻于 1935 年秋" 的字迹。"这应该是当年参战红军留下的," 熊倩拿出拓印工具,"小心采集拓片,这可能是未被记载的历史细节。"
成员们达到板栗园大捷纪念碑
离开板栗园大捷纪念碑,团队来到红军桥。成员们踏上桥面,亲身感受历史的厚重。他们仔细测量弹孔直径、区分弹孔痕迹,认真拍摄楷书石刻,还与当地老人交流,收录老人讲述的红军护群众过桥的口述内容,从多个角度挖掘红军桥背后的红色故事。
成员们达到红军桥
当晚,团队成员返回宣恩驻地,迅速投入到视频整理与行程安排工作中。大家分工协作,对当天拍摄的素材进行分类筛选,为后续的视频制作和宣传推广做足准备。同时,对次日的行程进行细致规划,确保实践活动有序推进。
此次走访活动,实践团成员通过实地探访和镜头记录,深入挖掘红色地标背后的历史故事,不仅丰富了实践素材,更深刻体会到红色精神的内涵。他们将继续以饱满的热情和严谨的态度,完成后续实践任务,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撰文 | 陶乐瑶
图片 | 陶乐瑶
一审 | 陶乐瑶
二审 | 程凡
三审 | 杨梦琦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陶乐瑶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