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2日,四川农业大学经济学院“红途漫漫,薪火昭昭”红色足迹寻访团赴福建省宁德市,怀着崇敬的心情参观了蔡威事迹展览陈列馆。本次活动是团队暑期红色教育系列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实地探访隐蔽战线革命遗址,深入了解党的无线电通讯事业发展历程,感悟革命先辈的忠诚信仰和奉献精神。
一、走进无名英雄纪念馆,感悟隐蔽战线的忠诚与智慧
蔡威事迹展览陈列馆庄严肃穆,以“红色电波,永远传承”为主题,通过大量珍贵历史照片、实物展品和多媒体展示,全面再现了蔡威烈士短暂而光辉的一生。作为中国工农红军无线电通讯与技术侦察工作的创始人之一,蔡威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白手起家创建了红四方面军的无线电通讯体系,为红军长征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在陈列馆讲解员的深情讲述中,团队成员们了解到:蔡威毕业于上海大学,本可过着优渥的生活,却毅然选择投身革命。他凭借出色的无线电技术,在反“围剿”斗争和长征途中,成功破译大量敌军密电,为红军战略决策提供了关键情报。毛泽东同志曾深情地说:“红四方面军电台的同志辛苦了,有你们的功劳!”这段历史让队员们深刻体会到,革命胜利的背后,是无数像蔡威这样默默奉献的无名英雄。
图为团队成员实地探访蔡威事迹展陈馆 实践团成员 黄琬欣妍 摄
二、观摩历史实物,体会创业维艰
展馆内,一件件饱经沧桑的实物令人动容:简陋的收发报机、手抄的电码本、磨损严重的耳机……这些珍贵的文物无声地诉说着那段艰苦卓绝的岁月。团队成员们驻足在一台复原的电台前,仔细观看发报演示,亲手触摸这些历史见证物,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很难想象,在设备如此简陋、环境如此恶劣的条件下,蔡威和战友们是如何完成那些几乎不可能的任务的。”团队成员王同学感慨道,这需要多么坚定的信念和过硬的技术啊!队员们纷纷表示,要学习先辈们克服万难、勇于创新的精神,在学习和生活中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
图为团队成员在蔡威纪念碑前留影 实践团成员 黄琬欣妍 摄
三、开展现场教学,深化学习成效
团队特邀陈列馆研究员开展现场教学,详细讲解了蔡威烈士“技术报国、对党忠诚”的感人事迹。研究员动情地讲述:在长征过草地时,蔡威把最后一点干粮留给战友,自己却饿着肚子坚持工作;在电台设备极度匮乏时,他带领战士们用缴获的零件组装设备;直至生命最后一刻,他仍在病床上坚持工作……
这些感人至深的故事让队员们深受教育。“蔡威同志用他30年短暂而辉煌的一生,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共产党人。”团队负责人表示,“他不仅是技术专家,更是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我们要学习他精益求精的专业精神和默默奉献的崇高品格。”
四、交流心得体会,坚定理想信念
在参观学习结束后,团队成员围坐在一起,开展深入的思想交流。大家踊跃发言,分享参观心得。同学们表示,通过此次实地学习,对党的隐蔽战线历史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对革命先辈的忠诚与智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李同学在发言中说:“作为经济学子,我们要学习蔡威同志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将专业知识与国家发展需要相结合,在新时代长征路上贡献青春力量。”张同学表示:“蔡威烈士的事迹让我明白,真正的英雄不在乎是否站在聚光灯下,而在于是否将个人理想融入时代洪流。”
通过此次参观学习,团队成员不仅深入了解了党的隐蔽战线历史,更接受了一次深刻的思想洗礼。大家表示,要将"红色电波"精神转化为学习动力,坚定理想信念,锤炼过硬本领,以实际行动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
据悉,团队还将整理此次参观的影像资料和学习心得,制作成宣传教育材料,在返校后开展系列宣讲活动,让更多同学了解蔡威事迹,传承红色基因,让革命先辈的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撰文|王玉珏
图片|黄琬欣妍
审核|王一涵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王一涵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