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院学子井冈行:八角楼里悟真理,挑粮道上践初心,黄洋界上铸信仰

发布时间:2025-08-31 16:25   来源:大学生云报 | 王佳玲 孙瑞华 向紫琴   阅读 6.7万+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8月29日,邵阳学院“志愿星火,井冈之情”实践团在全国青少年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展开了第二日的深入学习。成员们通过一系列沉浸式、互动式的课程安排,踏访革命旧址、重走红军道路、体验艰苦岁月,在历史的现场感受红色血脉的跳动。图为实践团成员出发前合影

在八角楼革命旧址群,成员们凝视着毛泽东同志当年在微弱油灯下伏案工作的书桌,聆听带队老师刘文强讲述《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这一光辉著作的诞生历程,深刻体悟到革命前辈在艰难困苦中坚持真理、探索道路的理论勇气和坚定信念。

图为带队老师刘文强在八角楼讲述历史

“红军的一天”体验教学在坝上村生动展开。成员们顶着烈日,沿蜿蜒崎岖的红军挑粮小道艰难前行。这场急行军不仅是对体能的考验,更是一次深刻的思想洗礼。成员们结合行军体验,回顾“三湾改编”确立“党指挥枪”原则和民主制度的历史意义,在相互鼓励和彼此扶持中,切身感受革命队伍在党的领导下凝聚起的强大战斗力。中午,各小组分工协作,拾柴生火、洗菜做饭,自制红军餐。炊烟袅袅中,大家品味到“三湾改编”后红军队伍中民主平等、团结互助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图为团队成员重走红军之路

下午,成员们抵达黄洋界哨口遗址。站在昔日战场,远眺连绵群山,带班教师生动讲述着黄洋界保卫战的激烈战况和军民团结一心、以少胜多的英雄事迹。在黄洋界纪念碑前,实践团成员们仰望毛泽东同志手书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八个鎏金大字,齐声朗诵《西江月·井冈山》,铿锵有力的诵读声在山谷间回荡,革命豪情在每个人心中激荡。图为实践团在黄洋界的合影

通过这一天从八角楼的深刻启迪到坝上急行军的体能考验,从自制红军餐的团结协作到黄洋界上的壮志豪情,团队成员们不仅重温了革命岁月的艰苦与光辉,更在行走与体验中完成了一次深刻的思想淬炼。大家纷纷表示,要将今日所学、所感、所悟转化为前进的动力,让井冈山精神照亮青春征程,以更加坚定的信仰、更加扎实的行动,努力成长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时代新人,在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实践中贡献邵院学子的智慧和力量。(通讯员 王佳玲 孙瑞华 向紫琴)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向紫琴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2170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