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8月24日讯(通讯员高照、李红昱、郝桐) 近日,天津外国语大学“语润北疆·星火助乡”实践团来到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克什克腾旗赛罕社区的一家书法机构,秉持“说好普通话、写好中国字,从娃娃抓起”的理念,为小朋友们带去了生动有趣的书写课。
课堂上,成员们精心挑选教材中具有典型特点的生字,工整地誊写在黑板上的字帖格里。他们积极调动课堂气氛,鼓励小朋友们轮流上台,讲解每个字的读音、结构、笔画、笔顺,并对理解不清的地方给予细致讲解。随后,孩子们拿起粉笔在黑板上仔细地书写新学的汉字。小伙伴们互相点评,共同追求书写规范与美观。走下讲台,成员们分工协作,在书桌旁一对一指导小朋友的握笔姿势和坐姿,细心观察他们的书写问题,并耐心示范如何改进。
在基础识字教学后,实践团成员进一步引导孩子们关注汉字书写的关键点。成员们在黑板上示范,强调要突出每个字的“点睛之笔”,彰显其独特特征,并演示了段落和小文章的书写规范:字与字之间需保持一线之隔,行距则应大于字距;同一段落中,大字要舒展,小字需紧凑,以此掌握书写的层次感,培养孩子们细心观察、用心书写的能力。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汉字的组合常能产生妙趣横生的表达。为此,大家组织了一场普通话断句挑战,邀请小朋友和家长们共同参与。面对连续重复的汉字组成的句子,孩子们起初感到困惑。但在成员们的耐心引导下,大家静下心来反复朗读,逐渐理解了句意,并能正确划分句子成分。最后,实践团成员请小朋友上前领读,其他人在台下跟读——在琅琅书声中,共同感受汉字组合的智慧与魅力。
汉字不只是沟通的符号,更是牧区孩子望向广阔世界的第一扇窗,是连接游牧民族与现代文明的无形纽带。接下来,实践团将继续以“推进文化教育”为切入点,深入克什克腾旗基层牧区,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知识服务乡村振兴,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边疆地区高质量发展贡献青年力量。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高照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