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廊温度·金堤众缮:青岛农业大学人文学院学子赴鲁豫黄河生态廊道开展实地调研

发布时间:2025-08-24 23:05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曲心怡   阅读 1.3万+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这是时代赋予青年的光荣使命,也是青岛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绿廊温度,金堤众缮”赴鲁豫黄河生态廊道调研服务团在2025年暑期社会实践中的生动写照。

俯身田间察产业细流,驻足廊下汇民生长河济南站

2025年7月21日,团队深入济南济阳区。在葛店村稻香湾,队员们积极探索将生态价值转化为共富动能的“葛店路径” ,见证村企合作如何盘活水土资源,他们关注产业兴旺背后的细节,思考着如何让这片希望的田野更具活力。同时,团队聚焦生态廊道如何惠及民生、滋养乡风,队员们进入黄河健身公园与休憩的居民深入交流,倾听他们对绿色空间提升生活品质的真切感受,收集关于完善服务、丰富文化生活的热切期盼,用心丈量生态福祉融入日常的“温度”。

▲图为稻香湾居民在水边作业一园护绿串联生态屏障,一碑铭史融汇文化长河洛阳站

2025年8月16日下午,服务团来到洛阳市参观学习。在实践过程中,团队成员先后来到孟津黄河湿地公园、黄河中下游地理分界线纪念碑等地方进行调研。通过对当地居民和游客的走访,了解到湿地公园改善空气质量、调节气候的成效。在受访居民和游客的一字一句中感受到了湿地公园巨大的民生与文旅价值,不仅为当地居民提供了一处优良生态休闲空间,也是黄河生态廊道的一个鲜活缩影。湿地公园不仅是生态保护的载体,更成为了改善民生、连接文化的重要纽带。

▲图为调研团队成员向廊道沿岸居民发放调查问卷治黄文脉串起千年记忆,生态绿脉激活百业生机菏泽站

2025年8月18日,团队在菏泽黄河岸边开展调研,与居民、商贩、放牧人交流,深入了解当地民俗文化、治黄历史及生态保护新举措,感受廊道建设对农业、畜牧业、旅游业的积极意义,体会生态工程综合效益。调研中,成员参与“拾捡垃圾”公益活动,践行生态理念,深感守护生态之责。此次调研让成员认识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文化传承紧密相连,希望未来更多人关注黄河生态,共守母亲河,推动生态与发展协同共进。

▲图为调研团队成员与黄河沿岸农户进行交流东阿森园探生态肌理,树荫廊下听民生絮语聊城站

2025 年 8 月 20 日下午,调研服务团赴山东省聊城市东阿国家黄河森林公园,实地调研黄河生态廊道,探寻生态现状与民生温度。该公园依黄河而建,生态特色鲜明,廊道上居民绿色出行场景亮眼。团队成员在廊道旁树荫下与乘凉老人交流,得知自廊道建成后,这里因树木繁茂、空气清新,成为居民常来散步、歇脚之处。此外,团队成员还开展垃圾清理活动,以实际行动维护廊道环境。

▲图为居民沿公园生态廊道骑行

青岛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绿廊温度,金堤众缮”赴鲁豫黄河生态廊道调研服务团在实践中深刻认识到,生态廊道不仅是自然生态的屏障,更是连接人与自然、发展与保护的桥梁。未来,团队将持续聚焦鲁豫黄河沿线,以调研成果助力生态价值转化,用实际行动诠释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的时代内涵,为守护母亲河的生态底色与民生温度贡献青春力量。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曲心怡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423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