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躬行传青绣,非遗薪火永相传

发布时间:2025-08-19 17:15   来源:大学生云报 | 乜紫舒   阅读 1.0万+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实践报道


实践躬行传青绣,非遗薪火永相传


2025年8月13日,来自大连理工大学的 5名同学,怀揣对非遗文化的热爱,走进青海青绣数字化总部,开启为期3天的暑期实践活动。此次实践以“非遗传承+数字技术”为主题,旨在通过乡村振兴的主题了解青绣的相关内容,加强对非遗的了解,结合专业知识让青年力量为青绣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播注入新活力。

青海青绣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涵盖土族盘绣、藏族堆绣等多个品类,承载着青海各民族的文化记忆。近年来,青绣数字化总部致力于通过数字展厅、线上推广等技术,解决青绣传承中的 “断代”“传播范围窄” 等问题。本次实践中,大连理工大学“理韵新华,连启小康”实践团队来到青绣数字化总部实地参观学习,并采访了青绣协会会长和青绣传承人。

青绣数字化总部负责人表示,青绣是连接非遗文化与乡村振兴的重要纽带,青绣数字化不仅为群众提供了了解青绣等非遗的平台,更让乡村青绣产业 “活” 了起来,未来将继续深化“总部 + 乡村工坊”合作模式,让青绣成为乡村振兴的“特色名片“。

实践团成员通过走访非遗传承人,整理青绣背后的民族故事与技艺细节,了解到青绣数字化帮助乡村绣娘拓宽销售渠道、提升收入水平。本次大学生实践团队,也深度参与到这一助力乡村振兴的进程中,结合专业知识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像如何结合青年视角,利用短视频平台推广乡村青绣工坊的产品、如何利用3D 扫描与建模,方便绣娘快速调整纹样、适配市场需求;通过这些让更多年轻人了解青绣文化。


“这次亲手将青绣纹样‘搬’进电脑,才明白数字化对非遗传承的意义。”是实践团成员的共同心声。青绣数字化总部负责人表示,大学生的创新思维与技术能力,为青绣数字化带来了新视角,后续将持续开展此类实践合作,搭建非遗传承与青年成长的桥梁。

此次暑期实践不仅为大学生提供了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的平台,更推动了青绣非遗与数字时代的深度融合,为非遗活态传承探索出“青年参与”的新路径。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乜紫舒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340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