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海洋强国战略号召,深入了解海洋生态安全保护社会公众参与现状,近日,河北经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蔚蓝守望者”调研实践团奔赴秦皇岛市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深入高校、政府机关、博物馆、社区等地,通过座谈交流、实地调研、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为筑牢河北海洋生态安全防线贡献青春智慧。
校际联动,共话海洋思政新篇
实践团先后走进燕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文法学院(公共管理学院)、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与两所高校师生就提升海洋生态安全保护意识、创新社会公众参与模式、强化研究生思政教育等议题展开积极交流,共同认为依托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有助于引导学生投身海洋生态安全保护实践;通过海洋生态安全保护理论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深化海洋生态安全保护规律认识,提高海洋生态安全保护水平。
▲图为在燕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调研
馆校联动,厚植蓝色文化根基
实践团将调研与“大思政课”实践教学紧密结合。在秦皇岛博物馆,同学们通过珍贵文物史料学习海洋文化历史,挖掘传统生态智慧,并在馆内开展问卷调查,收集市民游客对海洋生态安全保护的意见建议。在玻璃博物馆,师生们不仅了解了中国玻璃工业发展,更重点学习了秦皇岛通过产业技术创新实现“绿色生产与海洋生态安全保护协同发展”的宝贵经验。
▲图为在秦皇岛博物馆参观学习
▲图为在秦皇岛市玻璃博物馆参观学习
政学协同,聚焦一线保护实践
在秦皇岛海事局,实践团与相关科室负责人等进行了深度座谈。专家结合一线工作,分析了当前海洋生态安全保护面临的新挑战,使师生们对新时代海洋生态安全保护的新形势新挑战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也为团队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政策实践视角。
▲图为与秦皇岛海事局调研交流
扎根社区,倾听公众心声
调研实践团深入森林逸城社区,通过发放问卷、随机采访等方式,深入了解海边居民对于海洋生态安全保护的认知情况,广泛征集居民对于海洋生态安全保护的意见建议。调研实践团还前往鸽子窝海滩等地,通过现场观察、交流访谈,进一步了解北戴河近岸海域生态保护现状、海洋垃圾治理措施及管理模式,同时开展捡拾垃圾等志愿活动,以实际行动践行海洋生态安全保护理念。
▲图为在社区周边采访青年学生
▲图为在海边开展志愿活动
河北省海洋生态安全保护取得的显著成效——机制逐渐完善、社会参与度不断提升、方法举措更加多元。同时,团队不仅深刻认识到新时代海洋生态安全保护面临的新形势,也认识到充分激发社会公众参与海洋生态安全保护积极性的重要性。此次实践不仅是青年学子用脚步丈量祖国海岸线、用专业知识服务社会发展的生动体现,更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国情、思考现实问题的宝贵历练。实践团将以此次调研为起点,持续深化研究,积极建言献策,持续为新时代海洋生态安全保护贡献青春力量。(撰稿:王苏畅 韩妍 审核:刘志峰 陈恒)
声明:本文为大学生云报版权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以任何其它方式使用,如需转载请与大学生云报取得联系。
审定:陈恒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