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外国语学院赴海宁“资政宣讲启梦”实践服务团
带队老师:朱康颖
负责人:付文萱
团队成员:郭临玲、魏理香、徐娇娇、黄林浚、张家怡、严敏丹
文字编辑:付文萱、张家怡、严敏丹
通讯员:周志宇
为了深入宣传我国对学生的资助政策,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外国语学院“资政宣讲启梦”实践服务团前往海宁广福村开展为期六天的暑假社会实践活动。此次活动有助于打破信息壁垒,让家庭明确资助渠道,切实减轻经济压力,更让他们感受到政策支持,增强教育信心,为孩子求学之路添力,助力教育事业发展。
活动前期,团队诚邀学生与家长协同参与本次讲座,以严谨的语言、详实的数据,详细讲解资助范围,包括奖助学金资助、国家助学贷款、勤工俭学、退役入伍等具体形式,以及学生勤工助学中心等具体场所,向到场观众全面展示了我国的资助政策。在资助政策细节答疑活动中,团队提前梳理常见问题,通过现场讲解、一对一咨询等形式开展。针对家长关心的助学金申请条件、助学贷款流程、资助金额标准等细节,用通俗语言逐一解答,还发放图文手册标注关键节点。对特殊家庭情况,耐心指导材料准备和申报步骤,及时回应各种疑问,确保每个家庭都清楚政策细节,消除申请顾虑,让政策福利真正落地见效。
图为老师在给学生讲解相关助学条例
活动后期,团队为进一步宣传我国学生的资助政策,进行了实地访谈和深入交流。大家用方言拉家常,把奖助学金、助学贷款、勤工俭学等条款讲成“听得懂、算得清”的大白话。在团队入户走访时,一户特殊家庭让我们印象深刻:这家父母均为残疾人,行动不便且缺乏稳定收入来源,他们的孩子正在读高二,面临繁重的学业压力,而起初,这家人对教育补贴、残疾人专项补助等政策一知半解,甚至不清楚孩子上学可申请的助学金项目。我们坐在他家的小板凳上,一笔一笔算清楚“助学贷款能覆盖多少”“在校期间能申请哪些助学金”,他的母亲听着听着,紧锁的眉头慢慢舒展开,一个劲儿说“这下娃能安心上学了”。走在村里的小路上,队友感慨:“咱们多讲一句,可能就少一个孩子因贫困失学。”这话让队员们心里沉甸甸的。
图为实践团成员下乡向学生父母介绍助学条例
通过本次社会实践活动,团队深切体会到国家学生资助政策落地生花的温度与力度。从“听得懂”到“用得上”,再到“传得开”,这场暑期实践让政策与民心同频共振。开展讲座耐心讲解,让他们从“一头雾水”到“豁然开朗”,实现政策知识“听得懂”,再确保政策真正“用得上”,最后带动身边更多人知晓政策,达成“传得开”的良好局面。团队成员不仅见证了国家资助政策如何为乡村教育注入活力,更切身体会到政策背后党和国家对教育公平的执着追求、对青年成长的深切关怀,唯有持续奋进,方能不负这来之不易的机遇,让教育公平的暖阳照亮更多角落。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周志宇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