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2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两个坚持两个维护"暑期实践团队,先后前往中国共产党党史展览馆、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开展学校“千村千企千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通过实地走访、文物考证与观众访谈,深入挖掘抗战家书的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
▲图为团队成员合影
晨光熹微中,团队怀着崇敬的心情走进中国共产党党史展览馆。抗战主题展厅内,23件与家书相关的珍贵文物静静陈列,每一件都承载着沉甸甸的历史记忆。在众多展品中,一个朴素的玻璃展柜前总是聚集着驻足凝望的观众——这里陈列着抗日英雄赵一曼烈士的绝笔家书。
▲图为成员们参观党史展览馆
下午两点钟,团队进入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抗战家书展区。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是全国首家以家书为主题的博物馆,现藏家书8万余封,涵盖红色家书、抗战家书、廉政家书等多个类别。飞行员陈怀民的信札在柔光下铺展成生命的双面镜:给父母的诀别信字字如铁,"儿誓与战机共存亡"的豪言旁,是给恋人绣着紫罗兰的手帕上"待我化作春泥护你"的缠绵。展柜深处藏着特殊载体组成的隐秘诗篇:用米汤写在《圣经》夹页的密信,缝在棉袄内衬的布帛家书,甚至刻在竹片上的"等我回家"——这些战地智慧凝结的文物,让历史有了温度。
▲图为成员们在家书博物馆合影
7月14日,细雨朦胧中,团队前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在展馆的一角,静静地陈列着一件令人肃然起敬的文物——傅常将军的"灯柜遗书"。这件高约80厘米的褐色灯柜,表面已显岁月沧桑,却依然庄重肃穆。柜顶四角镌刻的"福"字依稀可辨,中央位置赫然刻着将军出征前的铮铮誓言:"余奉命出川参加抗日战争,将奔赴前线,希汝等勿忘国难,努力学习,强我中华"。
▲图为同学们参观抗战博物馆的展品
本次实践让团队深刻认识到,抗战家书承载着多重价值维度。它们是历史的见证,记录着普通人在民族存亡关头的选择与担当;是情感的纽带,连接着前线与后方、逝者与生者;更是精神的火炬,传递着舍生取义、保家卫国的崇高情怀。赵一曼的以身作则、陈怀民的铁血柔情、傅常的谆谆嘱托,无不彰显着中华儿女在民族危难时刻的责任与担当。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张萌珊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