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学子江华行:在瑶医非遗的活态传承中触摸民族医药脉搏

发布时间:2025-08-26 13:38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杨铠宁   阅读 180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湖南江华讯】(通讯员 杨铠宁)熊熊火焰在传承人掌心骤然升腾,又瞬间熄灭,毫发无伤——这震撼的“抓火”绝技,并非魔术表演,而是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瑶医药代表性传承人李珍清为中南大学学子们展示的瑶医独特技艺。2025年8月18日,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瑶医承古临时团支部深入永州市江华瑶族自治县中医医院,学习了包括“五虎九牛十八钻七十二风”理论体系在内的瑶医药文化精粹,在古老的智慧与现代医学的交汇点上,上了一堂生动的民族医药传承课,为瑶医药传承注入力量。

探秘104味经典瑶药,理论体系初揭面纱

在中医医院,中南学子首次系统接触了瑶医药博大精深的“五虎、九牛、十八钻、七十二风”经典分类体系。医院资深医师以“猛老虎”“红九牛”两类特色药材为例,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剖析。“猛老虎”即中药的白花丹,药性峻猛、擅于消炎镇痛、驱散风湿热毒;“红九牛”即红杜仲,药力浑厚如牛、且具有活血通络之功。瑶医对药材性味、归经与功效的独特认知体系,令队员们耳目一新,深刻体会到民族医药基于长期实践经验的深厚积淀。

对话省级非遗传承人,绝技妙法震撼人心

接着,实践团拜访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瑶医药)代表性传承人李珍清先生。李先生介绍了瑶医药理论知识,并展示了“抓火”技法。其徒手引燃并控制火焰的娴熟技艺,背后蕴含的是瑶医对火候、经络与疗法的独到理解。随后,他详细讲解了“牛角刮痧”如何依据经络理论驱邪排毒,以及“李氏七箭刺风疗法”如何运用特制工具精准刺激穴位,快速缓解风湿痹痛。这些源自山林、历经千百年锤炼的诊疗技法,以其操作之精妙与理论之独特,让队员们深切地体会到瑶医学的神奇之处。

牛角拔罐亲体验,温热效应显瑶医智慧

理论学习之外,亲身体验让认知更为深刻。其中,一名学生志愿者体验了传统“牛角拔罐”。温热的牛角罐吸附于体表,形成独特的负压。“和普通玻璃火罐的灼热感不同,牛角带来的是一种深透而温和的吸力,局部温热感持续很久,确实很特别!”该同学在体验后分享道。医师解释,牛角本身被认为具有温通经络、活血散寒的天然药性,结合拔罐疗法,更能增强驱风除湿的疗效,这正是瑶医善用自然之物的生动体现。

当古老的瑶山医术遇见锐意求索的医学新生力量,一场关于守护与创新的对话悄然展开。李珍清先生寄语青年学子:“希望你们在学习现代医学的同时,也能关注、研究我们民族的瑰宝,让瑶医的智慧薪火相传。”中南学子在江华的足迹,不仅丈量了瑶医药传承的深度,更点燃了青年一代探索民族医药现代价值的火种——在传统与现代的交汇处,民族医药的活态传承正呼唤着更多年轻目光的注视与年轻智慧的注入。

撰文 | 杨铠宁

图片 | 司靖远

一审 | 刘晨曦

二审 | 陈星明

三审 | 刘清源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刘晨曦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8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