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白云学院饶平知青青年之好运连连队 | 青春赋能乡村振兴,多维助力新圩发展

发布时间:2025-08-17 00:09   来源:大学生云报 | 蔡宇涵   阅读 2.8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报告总结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百千万工程”决策部署,引导青年学子助力乡村振兴,2025年7月15日至7月24日,广东白云学院师生组建“饶平知青青年之好运连连”队赴饶平县新圩镇开展“百千万工程”社会实践活动。队伍以校地合作为桥梁,挖掘本土文化,聚焦水果产业,借助新媒体传播,用行动书写担当,在乡村振兴的画卷上留下了青春印记。

一、校地同心启新程——实践活动初对接与红色印记初探

7月15日上午,“饶平知青青年之好运连连队”在新圩镇政府准时集结。副镇长首先对突击队师生的到来表示了热烈欢迎,随后与队伍展开了深入交流,明确表示将全力提供支持并协调相关资源,为后续活动开展打下坚实基础。

          7月15日“饶平知青青年之好运连连”队抵达新圩镇政府

随后,新圩镇政府安排了相关工作人员,与队伍就活动流程进行了细致对接。他们耐心讲解了活动各项目的时间规划、人员安排、物资筹备等具体细节,还对大家提出的疑问作出了详细解答。经过充分的前期沟通,队伍不仅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明确了此次行动的目标任务和实施步骤,也因此受到了极大鼓舞,干劲十足。

                 镇政府工作人员与突击队师生对接活动事宜

当日下午,在工作人员带领下,队伍探访了新圩镇延德堂、长彬红色广场等红色地点,走访过程中,队员们认真记录,用心感受革命先辈的信念与情怀,为后续策划系列宣传活动,助力红色基因传承打下基础。

二、果香里的新圩故事——荔枝直播与青梅的多元叙事

七月的新圩镇,荔枝正以饱满的嫣红点亮长彬村的收购市场。7月17日,突击队队员们在此架起镜头,将枝头的清甜与丰收的喜悦融入直播,让每一颗荔枝的故事都触达屏幕另一端的观众。

                新圩镇长彬村收购市场中的荔枝

                    突击队成员调试直播设备

除了当季的荔枝,青梅更是新圩镇绕不开的“主角”。镇政府工作人员特意提供了青梅从扎根土壤到青涩挂果,再到经匠心腌制蜕变的珍贵视频素材。突击队队员们细细剪辑,让这份自然的馈赠与人文的巧思在光影中流转。除此之外,八名队员分别以青梅的第一视角,写下了八段截然不同的“人生自述”。当这些文字汇聚成篇,便成了“青梅八种人生”的趣味推文,每一笔都藏着新圩镇的风土与情怀。

从荔枝的鲜甜直播到青梅的多元呈现,团队始终在为“水果之乡”新圩镇奔走——只为让更多人看见这里的果香满溢,读懂这片土地的生生不息。

三、童心课堂护佑成长——“防溺水”与“保护环境”的趣味传递

在此次“百千万工程”社会实践活动中,我们同时应镇政府之邀,走进新圩镇长彬村的长彬小学,分别于7月16日、7月18日为孩子们带去“防溺水”与“保护环境”的主题课堂。

每一堂课的背后,都是队员们反复打磨的用心:先深耕主题知识,让专业内容沉淀为扎实的根基;再一遍遍修改课件,将生硬的理论转化为孩子能懂的语言;课前模拟试讲时,更是精准拿捏节奏,只为让课堂既生动又有序。

我们试着蹲下来,用孩子的视角看世界——用趣味游戏点燃参与热情,用可爱小礼品定格专注瞬间,把“远离危险”的警示藏进互动里,把“守护家园”的理念种在童趣中。只为让那些重要的知识,能像种子一样落在孩子们心里,让他们既听得明白,更学得扎实。

                   环保主题课堂上孩子们积极抢答

              防溺水主题课堂结束后突击队师生与孩子们的合影

四、红色基因的现代表达——延德堂与红色广场的文化传承

走进新圩镇长彬村,延德堂的青砖黛瓦藏着岁月的回响,长彬红色广场的旌旗雕像沉稳伫立在广场中央并传递着初心力量。7月24日,我们循着历史的脉络细细走访,用镜头定格每一帧红色印记,用笔墨记录下那些不应被遗忘的故事。

                      新圩镇长彬村延德堂

                     新圩镇长彬村延德堂内部陈设

                     新圩镇长彬村长彬红色广场

为了让这些红色场景焕发新的光彩,我们沉下心查阅史料,将散落的记忆串联成完整的叙事;再精心剪辑素材,让延德堂的静谧与广场的庄严,都在光影中传递出跨越时空的力量。

从实地走访到素材打磨,从历史挖掘到宣传推广,我们始终怀揣敬畏——只为让新圩镇的红色文化走出深巷,让那些镌刻在土地里的红色基因,在更多人心中生根发芽,代代相传。

五、青春回响:以初心赴下一场山海

在饶平县新圩镇的实践时光里,广东白云学院“饶平知青青年之好运连连”队以青春之力践行使命,用实干担当回应时代号召。从与镇政府的深度对接中锚定方向,到红色文旅场景里挖掘精神密码,从直播间里传递荔枝的清甜、笔墨间书写青梅的百态,再到课堂上为孩子们播撒安全与环保的种子——每一步走访、每一次创作、每一堂授课,都是校地协同共绘“百千万工程”画卷的生动注脚。

我们以新媒体为翼,让红色基因跨越时空;以创意为笔,让水果产业飘香更远;以爱心为桥,让成长的种子扎根童心。这场实践,不仅是对地方文旅与产业发展的助力,更是青年学子将个人理想融入乡村振兴大潮的生动实践。未来,这份对土地的热忱、对使命的担当,终将化作更持久的力量,让“百千万工程”的蓝图在青春接力中愈发清晰,让新圩镇的烟火气与发展力,在更多人心中绽放光彩。

撰文 | 吴炫莎

图片 | 饶平知青青年之好运连连队

一审 | 蔡宇涵

二审 | 王蕊

三审 | 张泽彬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蔡宇涵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93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