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河南工学院“烛火引路行”爱心支教团积极响应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号召,创新采用“线下+线上”模式,先后在新乡振兴社区、成员家乡以及新疆和田加依村开展开展系列教育帮扶活动,以专业素养和责任担当为各地青少年送去知识滋养与成长助力,彰显新时代青年学子的社会责任感。
新乡振兴社区:红色与安全同行,创意活动添彩
7月1日,河南工学院烛火引路行爱心支教团奔赴新乡振兴社区,开启暑期实践首站。支教团聚焦红色教育与安全教育两大核心,为社区幼儿园儿童打造沉浸式课堂。在红色教育环节,成员以“祖国旗帜在心中”为主题,系统讲解国旗的历史渊源、设计寓意及背后的革命故事,通过“知识讲解+互动问答”的形式,让孩子们深刻理解“国旗为什么是红色的”“五星代表什么”等内涵。随后组织的升小红旗仪式上,孩子们在支教团成员的引导下将小红旗升起,在他们心灵中扎下爱国精神的种子。
图为团队成员申成龙向孩子们讲解升旗装置 王浩然 摄
安全教育中,成员们结合生活场景,讲解交通安全、防溺水安全等知识,引导小朋友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此外,折纸等创意活动点燃孩子们的创作热情,一个个造型各异的折纸作品诞生,为活动增添欢乐氛围,让知识在趣味互动中传递。
图为团队成员徐留杰向孩子们讲解安全知识 王浩然 摄
家乡实践:多地联动,知识播撒四方
暑期,支教团成员回到各自家乡,在乡村、幼儿园、图书馆、科技馆等地接力开展实践。在乡村,成员们走进儿童身边,将红色教育融入知识讲解,借红色精神传递奋斗精神;幼儿园里,成员化身“故事大王”,通过趣味讲述,把安全常识融入故事,教小朋友识别危险、保护自己;图书馆中,成员借助丰富藏书,开展安全教育与知识拓展,引导孩子建立探索兴趣;科技馆内,成员结合展馆内容,为孩子讲解科学奥秘,激发他们对科技的好奇与向往。不同场景下,知识传播不停歇,支教团以多元形式,让教育资源流动起来,滋养家乡孩子成长。
图为团队成员郭田宇向孩子们讲解安全知识 郭田宇 摄
图为团队成员李硕锐潼向孩子们讲解科技馆展品 王浩然 摄
连线和田加依村:跨越山海的知识桥梁
7月21日至27日,支教团与新疆和田加依村架起线上课堂桥梁。课程红色教育、安全教育、普通话推广、资助政策宣讲、折纸教学、英雄人物介绍等内容。支教团成员以自身经历,展现大学丰富多彩的学习与生活,为孩子们种下大学梦种子;在国家资助政策宣讲中,成员详细解读政策内容,让家庭困难孩子知晓升学路上的帮扶保障;课堂上安全教育与爱国教育同步推进,既教孩子守护自身安全,又厚植爱国情怀。为期一周的支教活动,让远在和田的孩子们,通过屏幕收获多元知识,感受成员们的关怀。
图为团队成员元晋祥为加依村同学讲解红旗渠精神 李硕锐潼摄
从新乡社区到各地家乡,再到新疆和田,河南工学院“烛火引路行”爱心支教团以实际行动践行青年担当,用知识与爱心为孩子们铺就成长之路,让暑期“三下乡”的火种,在多地持续点亮教育微光,书写属于青春与公益的动人篇章。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王浩然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