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育铸本·美育润心 —— 东北师大“厚普”支教团燃亮皖北教育星火

发布时间:2025-08-13 20:01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徐淑蕾   阅读 6.7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志愿服务

大学生云报8月13日讯(通讯员 孙畅、徐淑蕾)为深入贯彻“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师范生实习支教工作的意见”,助力乡村振兴,2025年7月21日,东北师范大学厚普安徽支教团的16名志愿教师来到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楚店镇第三小学,开启为期14天的暑期支教活动。针对乡村教育需求,支教团队设置“课内基础课”与“课外兴趣课”两种课程模式,为当地孩子们带去知识与兴趣,弥补当地教育资源缺口。

图为团队成员与楚店镇第三小学学生合影 通讯员 柴欣宸 摄

破冰互动,拉进师生距离

21日上午,支教团与楚店镇第三小学师生共同举行开营仪式。支教团以“击鼓传花”和“闪亮的我”两个活动成功破冰,并向孩子们介绍了丰富的课程安排,师生间的互动拉开了支教活动的序幕。

(图为团队成员主持开营仪式 通讯员 卢一涵 摄)

开营仪式上,志愿教师们仔细观察每一位同学,与每一位同学都进行了深入交流,了解他们的想法,体会他们的心思,学生们也愿意打开心扉,与这些远道而来的新老师、新朋友说说心里话。

图为志愿教师与一名同学交流 通讯员 孟师宇 摄

个性辅导,精准弥补短板

针对不同学生知识掌握程度差异,支教团在基础课程中实施针对性差异化教学:语文课注重识字、阅读与表达能力培养,低年级强化拼音与简单句运用,高年级侧重篇章理解与写作逻辑;数学课结合生活实例讲解知识点,对困难学生实施一对一帮扶指导,确保不同学生均能跟上教学进度;英语课以口语表达为突破口,通过情景对话、单词记忆等方式,降低学习门槛,鼓励学生主动参与。

图为志愿教师在上课 通讯员 卢一涵 摄

多元体验,点亮创意火花

除基础学科外,支教团精心设计的“课外兴趣课”成为孩子们最期待的环节:拼贴诗课上,学生用旧杂志、报纸碎片重组文字,写下“破晓蝉鸣春未老”等美句,于诗词间感受语言之美;水墨画课堂从玩墨开始,孩子们用毛笔试探地蘸取墨汁,画出幅幅童趣精致的画面,在墨色变化中触摸传统文化;历史辩论赛围绕“李广将军是否能使唐朝战事回转?”这一话题,学生们查资料、摆观点,锻炼逻辑与表达;叶子画工坊里,孩子们采集校园中的落叶,通过剪、贴、涂,拼出各种图案,在自然与艺术的融合中展开想象。

图为同学们向老师展示自己的水墨画作品 通讯员 孟师宇 摄

成果绽放,不舍中约定未来

8月3日下午,这段历时十四天的支教活动已进入尾声。结营仪式上,孩子们纷纷上台表达对老师的感谢与不舍,随后老师们依次讲述支教点滴,不知是谁先红了眼眶。离别时,孩子们拿着老师奖励的新文具,老师们捧着手写信和糖果,师生合影定格这份跨越千里的情谊。

此次支教之旅,远不止于课本知识的单向传递,它更是一场点亮心灵、开拓眼界的双向奔赴。东北师范大学厚普支教团的青年学子们,怀揣着炽热的教育理想,深入皖北乡村的广袤天地,以精心设计的多元课程为桥梁——从妙趣横生的科学实验点燃孩子们探索未知的好奇心,到灵动活泼的艺术课堂滋养其审美情趣;从头脑风暴的语文辩论培养思辨精神,到连接世界的通识讲座打开眺望远方的窗口。每一节课程,都是智慧的启迪,也是梦想的播种。他们用实际行动生动诠释着“厚德载物,普泽爱心”的初心:以高尚的品德承载育人重任,将无私的关爱化作和煦阳光,播撒在每一个渴求知识的心灵沃土之上。

图为学生与团队成员在教学楼前合影 通讯员 徐秋雨 摄

这份教育的暖流,如同涓涓溪水,在皖北乡村的土地上静静流淌,不仅温暖了孩子们的当下,更为他们的未来点亮了一盏盏希望的灯,让知识与爱的种子,在希望的田野上深深扎根,蓬勃生长。

撰文 |孙畅 徐淑蕾

图片 |柴欣宸 卢一涵 孟师宇 徐淑蕾 徐秋雨

一审 |谢仙萱

二审 |柴欣宸

三审 |毕铭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徐淑蕾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211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