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发展,生态振兴”——东北师范大学学子赴吉林市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成果调研

发布时间:2025-08-11 22:38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吕美诺   阅读 8.3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学子风采

近日,东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绿色江城实践团赴吉林省吉林市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团队既实地感受了这座“化工城”向“生态城”的转型之美,又围绕 “东北地区生态振兴”主题,深入调研了吉林市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建设生态文明的具体成果与理念传播路径,以青春之力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指示,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转型提供青春思路。

探寻水厂百年记忆,感悟水务生态密码

队员们首先前往了吉林省城自来水厂旧址博物馆。这座承载着吉林市水务事业百年记忆的建筑,砖瓦间都沉淀着与水共生的故事。队员们沿着展区脉络,从早期简陋的取水设备到现代化的净水工艺,从松花江水源地保护历程到城市节水技术的迭代升级,一步步探寻着水务事业与吉林市乃至东北地区生态振兴的紧密关联。调研中,大家特别留意到博物馆的“生态巧思”:在“水源地变迁”展区,通过实景微缩模型与水循环动画,直观展现了“保护水源就是保护生命”的理念;“节水技术演进”板块加深了成员们对“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理解。


探访垃圾发电企业,解码绿色转型之道

次日上午,实践团队来到吉林市双嘉环保能源利用有限公司。该公司以垃圾燃烧发电为主营业务,在实现减少吉林市固体废物排放的同时又实现了电力的生产,是助力东北地区生态振兴的典型范例。成员们近距离观摩了垃圾焚烧发电的全流程:从垃圾密闭运输、高温焚烧到烟气净化、余热发电,每一个环节都体现着“变废为宝”的绿色智慧。在企业负责人的座谈中,团队了解到特许经营权授予、碳减排补贴等政策,为企业技术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通过与企业负责人座谈后团队还了解到,当前企业仍面临着垃圾分拣纯度不足、焚烧尾气处理成本过高等技术瓶颈,需要进一步突破。


驻足吉林北山公园,播撒绿色生态之种

下午,实践团队前往北山公园。为深入了解公众对当地生态环境的认知与满意度,以及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意愿,邀请市民填写关于吉林市生态文明建设情况的调查问卷;同时,向公众发放了宣传生态文明理念的宣传手册,对生态文明思想进行宣讲,使生态文明思想落地生根,增强当地群众对于东北地区生态振兴的认同感与参与感。


调研长白岛湿地,探生态保护之策

最后,实践团队来到长白岛湿地公园,对湿地生态系统进行了全面调查。成员们详细记录了湿地公园的植物分布、动物种类、水质状况、护岸类型、采用的生态修复技术以及管理措施,并对生态科普宣传教育情况进行了深入了解。通过调查调研中,他们也细心发现:个别角落的植被有被踩踏的痕迹,几处科普牌的内容还停留在去年的信息。这些细节,都被认真记入调研笔记,成为思考“如何让湿地更鲜活”的起点。

东北师范大学绿色江城实践团始终围绕吉林市绿色转型与生态振兴这一调研主线,深入探寻 “化工城” 向 “生态城” 蝶变的轨迹,坚守绿色发展理念,挖掘工业遗产的生态文旅价值,为东北地区生态振兴注入青春动能。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吕美诺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267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