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子学堂”开课啦!——山东科技大学“情暖桑梓,一路童行”志愿服务队与星火公益合作开展

发布时间:2025-08-10 20:26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张闻慧   阅读 3.3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88日(通讯员尹淑静、王祎卓、赵歆艺、张思宇)今年暑假,山东科技大学“情暖桑梓,一路童行”志愿服务队怀揣着对乡村教育的热忱与责任,联合青岛市黄岛区六汪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镇妇联、镇团委及山东科技大学星火公益协会,深入六汪镇开启“汪子学堂”第六期暑期培训班。这支2025年“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全国重点实践团队,以青春之力扎根基层,为当地农村留守儿童送去知识与关怀,用实际行动响应国家推广通用语言文字、服务乡村振兴的号召。

▲图为志愿者开展普通话教学

支教方案制定:精准施策,定制“成长套餐”

六汪镇的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着普通话应用不熟练、党史知识储备不足、安全防护意识待提升等成长需求。志愿服务队在出发前便与六汪镇各合作单位、星火公益协会展开多轮调研座谈,细致掌握留守儿童的身心特点与学习痛点:部分孩子因方言影响,普通话发音不标准、表达不自信;对党史故事的了解多停留在片段化认知;自我保护能力需系统培养。 基于此,团队量身打造了“多元融合+精准服务”的支教方案。以“推普1+N”模式为核心,将普通话教学与党史教育、安全守护、诗词教育深度结合,分阶段设置教学重点,低年级侧重基础发音与安全常识,高年级则深化党史理解与语言应用,确保课程既贴合需求又富有实效。

▲图为孩子们认真听讲

课堂风采绽放:推普铸魂,点亮成长之路

带着精心打磨的方案与多方协作的期盼,志愿者们迅速投入“汪子学堂”的教学实践。普通话课堂上,志愿者们以“看图识词”“角色扮演”等方式纠正发音,用“推普1+N”模式将语言学习延伸至生活场景——教孩子们用普通话讲党史故事,在安全演练中规范表达指令,在诗词吟诵中感受语言韵律,让“说标准话”成为自然习惯。 党史教育课上,志愿者们化身“红色讲解员”,通过《小兵张嘎》情景剧、“重走长征路”沙盘游戏,让孩子们在沉浸式体验中理解“红色精神”;安全守护课上,从交通安全到防溺水知识,志愿者们用动画短片、互动问答拆解风险点,孩子们主动举手模拟“遇险求助”场景,稚嫩却清晰的普通话里透着成长的坚定。 课堂外,志愿者们还组织“普通话小主播”比赛、“红色故事分享会”,将孩子们的优秀表现展示在“学堂文化墙”上。从最初的羞涩低头,到主动用普通话分享心得,再到兴奋地喊出“老师,我能讲完整个故事啦!”,孩子们眼神里的光芒,见证着知识与自信的双重成长。

▲图为孩子们在展示绕口令才艺

在六汪镇的“汪子学堂”里,“情暖桑梓,一路童行”的青春足迹已化为生动的实践答卷,而播下的语言种子、红色基因与成长希望,终将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照亮他们走向更广阔世界的征程。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张闻慧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09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