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8月8日讯(通讯员 封恩琪、郜可、纪宇航)2025年8月,承德医学院"冀地寻旧迹,长歌续文明"实践队邯郸分队开启文化寻根之旅:在博物馆对话千年文明,于丛台公园聆听历史回响;指尖触碰磁州窑千年窑火,脚步丈量广府古城独特街巷;追寻伟人足迹,感悟红色精神,品读邯郸这座三千年古城的永恒魅力。
古赵溯源:邯郸博物馆与丛台公园的历史对话
实践首站,队员们走进邯郸博物馆 。馆内“胡服骑射”相关文物陈列,如同一部立体的战国史,诉说着赵武灵王军事改革的烽火征程。与小小讲解员交流中,“变革图强”的古赵精神逐渐清晰:从服饰改制的破冰之举,到军事战术的跨民族融合,“胡服骑射”不仅是军事革新,更是开放包容的文化符号。 走出博物馆,丛台公园的武灵丛台巍然矗立。登台远眺,古时操练场的喧嚣似在耳畔。队员们以“历史场景还原”为切入点,丛台作为赵都象征,与博物馆文物形成“实景 + 物证”的历史互证,让“胡服骑射”在古今对话中焕发新的时代注解。
窑火传承:磁州窑博物馆的技艺解码
磁州窑博物馆里,土与火的艺术震撼人心。队员们参与陶土杯制作,在拉坯、施釉、彩绘的过程中,触摸磁州窑“白地黑花”的独特技艺。从胎土甄选的细腻讲究,到刻花、剔花的刀工神韵,再到窑炉烧制的火候奥秘,千年窑火传承的不仅是技艺,更是匠人“守正创新”的执着。实践队探访窑址传承人,记录“磁州窑从民间窑口到文化名片”的发展历程,以“体验 + 记录”为载体,挖掘“黑与白”艺术背后的文化密码,让古老窑火照亮青春传承之路。
古城探微:广府古城的建筑密码
广府古城的棋盘式街巷里,开启“建筑文化解码”之旅 。队员们聚焦水乡建筑布局,拍摄砖雕“福禄寿”等装饰图案——砖雕里的蝙蝠(福)、鹿(禄)、寿星(寿),不仅是传统吉祥符号,更折射出古城居民的生活哲学。从瓮城防御体系到民居的“四水归堂”,广府建筑藏着“攻防兼备、天人合一”的智慧。队员们以“空间测绘 + 文化访谈”的形式,记录古城建筑与民俗文化的共生关系,让“活着的古城”成为传承传统建筑文化的生动课堂。
红色接力:毛泽东纪念馆的精神传承
走进毛泽东纪念馆,实践队访谈老党员,收集红色故事 。泛黄的旧照片、磨损的革命证件,串联起邯郸红色记忆,队员们以“红色精神 + 古城文化”为主题,制作宣传手册——将革命故事与广府古城、丛台历史融合,让红色传承扎根古赵文脉。老党员的讲述里,“艰苦奋斗、家国担当”的精神,与实践队青春担当共振,让红色薪火在古城街巷持续传递。
从战国烽火到窑火千年,从古城肌理到红色传承,邯郸分队以“历史为经、实践为纬”,在古赵大地编织青春传承网。那些留在博物馆、丛台、磁州窑、广府古城的足迹,终将化作文化传承的火种,在新时代青年手中,点亮古赵文明的长歌新章。
通讯员:封恩琪、郜可、纪宇航
摄影:封恩琪、郜可
审核:孙爽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孙爽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