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团中央“青年实干促振兴”的行动部署,响应教育部“扎根中国大地,淬炼青春担当”的实践号召,承德医学院“红医薪火燃星炬,杏苑丹心筑梦魂”三下乡实践邢台分队于2025年8月7日前后于邢台市各地开展专题实践。实践中,队员们循历史文脉、探教育根基、溯城市根魂,在行走中厚植家国情怀。
冀南烽火淬丹心,革命基因薪火传
图1实践成员于冀南革命纪念馆合照
首站,实践分队走进邢台市任泽区冀南革命纪念馆,冀南革命纪念馆为河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占地2万平方米,馆藏700余幅历史图片、百余件文物及5组主题雕塑。
图2 实践成员学习前辈精神
该馆以“星火燎原”为陈展主线,依托2万平方米展区系统呈现冀南暴动立体沙盘、129师东进纵队抗战文献等700余件文物。在“血色丰碑”展厅,队员们驻足于1935年农民暴动使用的红缨枪前,聆听讲解员剖析任县战役中“以土炮对抗钢枪”的战术智慧。当电子悼念墙浮现出邢台地区1723位烈士姓名时,历史教科书中的铅字骤然化作灼热血泪,青年们以三分钟静默致敬“信仰高于生命”的精神海拔。
少年宫阙沐新阳,知行沃土育新苗
图3 实践成员于邢台市少年宫合照
第二站,队员们抵达邢台市青少年宫,其作为公益性素质教育基地,2025年5月完成提档升级后,开设科创、非遗等6大类68门课程,年均举办社会实践、研学活动超百场。在“非遗传承”课堂,队员们学习剪纸技法,窗花翻飞间流淌文化温度;来到机器人编程教室内,队员们协作调试无人机航线,代码与笑声交织成科技启蒙的协奏。一场《何以为邢》市情宣讲更以互动集章形式,将乡土情怀深植童心——“当孩子高举‘未来邢台’画作时,我们看见教育之光穿透岁月尘埃”。
邢博千载藏经纬,文脉绵长照古今
图4 实践成员于邢台市博物馆合照
收官之行落于邢台博物馆,这座国家优质工程奖获得机构以“唐风元韵”为形,总建筑面积7.8万平方米,设7大常设展厅,馆藏商周青铜至唐代邢窑珍品逾万件。
图5 实践成员参观展厅
在《邢国史迹》展厅,商代“耳为父癸”兽面纹铜爵的狞厉之美,印证邢台为商代“井方”重镇;《千年邢窑》展柜内,“翰林”款白釉罐釉色如雪,诉说唐代“南青北白”的瓷业传奇。队员们沿历史轴线缓行,从北朝石刻的梵韵到宋金墓室的砖雕,3500年文明脉络凝于方寸之间,观此情景,队员们不禁感慨:“青铜冷光映照盛世余温,方知‘守正创新’四字千钧之重。”
一日步履,三重淬炼。冀南纪念馆的血色誓言、少年宫跃动的童真星火、博物馆的文明密码,共同熔铸成邢台分队的精神图谱。离馆之际,夕阳为卧牛城廓镀金,青年们驻足回望——那青铜爵上的兽首依然守望时空,而新时代的答卷,正落笔于他们将红色信仰、教育温度、文化自信织入社会实践的坚定步履中。
供稿:张同乐
供图:孙玉杰
审定:徐天慧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崔杏妹 责编:赵林朗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