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8月9日讯(通讯员 芦壮)为深入贯彻落实重要思想,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助力乡村振兴。近日,吉林医药学院“青心守护,绿满蛟河”生态环保实践团前往蛟河市新站镇,正式启动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团队紧扣环保宣讲、实地调研、志愿服务三大主线,以青春之力为乡村“添绿”、为文旅“探路”,为振兴“赋能”。
一、签约揭牌,共筑梦想新篇章
2025年7月14日,吉林医药学院药学院与蛟河市团委共建的大学生实践基地签约暨揭牌仪式在蛟河市团委举行。仪式现场,蛟河市团委齐国栋同志对药学院师生团队的到来表示欢迎,并围绕实践基地的功能定位与发展方向提出殷切期望,期待以实践为纽带深化校地联动。药学院辅导员芦壮老师介绍了学校的办学历史、社会实践工作特色,以及本次“生态文旅+环保”主题实践活动的核心目标,强调实践基地是校地协同育人的重要载体,希望通过实践活动,推动青年实践与地方发展同频共振,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动能。
图为指导教师与蛟河市团委进行揭牌签约仪式
二、“标记山河色,探解生态谜” —— 绿标小侦探的自然启示
团队携手民主街道实验社区联合开展“绿标小侦探”系列活动。志愿者们化身“环保导师”,用趣味互动教会孩子们垃圾分类秘诀,揭秘四色垃圾桶的“绿色密码”。活动不仅让小朋友们触摸“环保的重量”,更将绿色出行、垃圾分类的种子播撒心田。
图为团队成员进行垃圾分类讲解
三、“科普筑绿心,共护蛟河美 ”环保知识宣讲
在新站镇政府会议室,团队成员为青年志愿者开展“守护绿色家园—共建生态环保新未来”主题宣讲。此次宣讲不仅是一次知识的传递,更是从倾听到行动的绿色承诺,同时为乡村绿色发展注入了青春动能。
图为团队成员进行环保知识宣讲
四、“扇承山河绿,漆绘生态魂 ”—— 非遗漆扇中的环保智慧
团队成员化身“非遗导师”,带领孩子们沉浸式体验漆扇手作:以蛟河胜景入画,用童心妙想调色,一把把镌刻“红叶谷”“拉法山”与环保标语的漆扇在欢声笑语中翩翩诞生。
图为团队成员教小朋友们漆扇制作
五、“拓绘自然意,染留草木情 ”—— 植物拓染讲解
团队成员通过理论讲解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让参与者领略植物拓染的独特魅力,直观传递“取之自然、还于自然”的环保理念。
图为团队成员与参与者进行植物拓染
六、“智绘数字韵,妙笔绘山河 ”—— AI 画笔下的绿色家园
团队成员以趣味问答和环保动画短片为引,点燃参与者对绿色生活的想象火花。志愿者引导大家使用简易AI绘画工具,将天马行空的描述转化成鲜活画作,过程中同步穿插讲解AI技术与生态保护的融合应用。
图为团队成员进行AI绘画讲解与参与者的作品
七、“ 童声倡环保,小手筑绿梦 ”—— 小小推荐官
团队成员化身“文旅导师”,现场播放亲手拍摄的宣传短片——虎脸瀑布自然之约、拉法山云海翻涌。稚声随之朗朗响起,孩子们每人一句家乡金句,童言童语瞬间化作最鲜活的文旅代言。
图为“小小推荐官”为家乡代言
八、蛟河生态环境访谈与调研
为了解蛟河当地文旅及生态环保现状,团队深入各景点以及3个乡镇开展调研访谈。访谈对象涵盖景区游客、售票人员、社区和团委工作人员以及乡镇村民。后续将根据调研情况,系统梳理,形成对策可行的调研报告。
图为团队成员对不同人群进行访谈
通过本次“三下乡”活动,吉林医药学院“青心守护,绿满蛟河”生态环保实践团的志愿者们,把青春动能注入绿水青山,更以生态为笔、文旅为卷——让环保理念与文旅品牌同频绽放,共绘“人在景中游、环保心中留”的蛟河新画卷。
图为指导教师和团队成员与蛟河市团委在新站镇政府合影
撰文 | 杜淼
图片 | 郭丹妮
审核 | 芦壮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杜淼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