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刀裁红纸,代码绘红船。当精密的CAD线条遇见质朴的竹篾红纸,当青春的实验回响在安静的病房,一堂别开生面的“行走的思政课”在温情中展开。
近日,中国矿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薪火·光影实践团”携手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在鲲鹏路院区病房楼展开了一场温暖而富有力量的“竹韵初心,颂党叙情”主题活动。活动特邀与疾病抗争的患者共同参与,以青春之姿传递生命活力,用红色文化为康复之路注入精神动能。
红色记忆里的初心回响
活动伊始,实践团成员于活动室围坐,透过红色影像的光影流转,重温中国共产党104载风雨兼程的壮阔历程。当历史画面在银幕上徐徐铺展,那些镌刻在时光里的信仰与热血,悄然叩击着在场每个人的心扉。从嘉兴南湖红船的启航,到新中国成立的辉煌;从改革开放的波澜壮阔,到新时代的伟大征程,每一个瞬间都让在场的观众心潮澎湃。随后,徐医附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为在场党员代表佩戴熠熠生辉的党徽,老党员们用自己跟随共产党艰苦奋斗的亲历故事化作思政课堂的鲜活注脚——讲述着岁月里的坚守与担当,以“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的十二字箴言,向新时代青年传递着修身立德的人生智慧。他们的故事如同一盏盏明灯,照亮了青年们前行的道路。
图为薪火·光影实践团成员讲解徐州传统文化。张航睿 供图
青春与传统的匠心对话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当激昂的旋律在病房楼里回荡,在场众人以歌声为誓,让信仰的力量穿透病痛的阴霾。实践团成员继而化身红色文化宣讲员,从淮海烈士纪念塔的肃穆丰碑,到卧龙泉抗战景区的烽火记忆,再到徐州剪纸与竹编的非遗魅力,每一段讲述都凝结着对历史的敬畏。更令人眼前一亮的是,他们将机电的专业所长与红色文化深度融合:用CAD技术勾勒出党旗、红船等图案的精密线条,让传统纹样在现代科技中焕发新生。在活动现场,成员们展示了他们精心制作的 CAD 设计图,一幅幅精美的图案引得患者们啧啧称赞。“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掷地有声,恰似老党员手中传递的火炬,在青年肩头燃起传承的光芒。
图为薪火·光影实践团成员帮助病人制作作品。张航睿 孟尧 供图
图为薪火·光影实践团成员赠送病人作品。孟尧 供图
竹纸为媒的生命礼赞
活动尾声,实践团成员引导患者以CAD设计图为蓝本,执剪刀裁红纸,取竹篾编经纬。在实践团成员们的耐心指导下,患者们逐渐掌握了剪纸和竹编的基本技巧。指尖翻飞间,一幅幅融合了淮海战役精神、革命历史印记的剪纸竹编作品渐次成型——红纸的热烈与竹篾的坚韧相映成趣,既承载着非遗技艺的温度,又饱含着“星火燎原”的祝福。当成员们将这些亲手制作的艺术品赠予患者时,那些因病痛黯淡的眼眸中,重新泛起了如星光般璀璨的希望。“愿这星星之火,助您驱散病魔,早日拥抱阳光。”简单的话语里,是青年学子对生命最质朴的致敬与祝福。其中一位患者激动地说:“这些作品太美了!感谢你们让我重新找回了生活的信心,我会带着这份希望,努力战胜病魔。”
图为薪火·光影实践团合影留念。张航睿 供图
此次实践以竹编为骨、剪纸为魂,让传统工艺成为红色精神的载体;以故事为桥、歌声为引,让信仰的力量穿越病房的围墙。老党员的坚守如竹之劲节,新青年的担当似火之蓬勃,在医患共融的温暖场景中,谱写了一曲关于传承、奉献与希望的时代赞歌。
(通讯员:张航睿 孟尧 郭一鸣)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张航睿 责编:赵林朗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