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红色足迹,传承革命精神 —— 福建师范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碳中和现代产业学院红途追光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纪实

发布时间:2025-08-06 15:05   来源:大学生云报 | 钟鑫鑫、刘铭、廖璐颖   阅读 1.2万+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实践报道

大学生云报8月6日讯(通讯员 刘铭)为深入学习党的长征历史,传承红色基因,2025 年8月5日,福建师范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红途追光队” 开展了以 “红色道路悟长征,调研途中寻真谛” 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团队由钟鑫鑫担任负责人,伍景林、刘铭为成员,在指导教师左佳昌副教授的带领下,先后前往信丰县新田镇百石村长征第一仗核心展示园和寻乌县毛泽东调查纪念馆,探寻红色足迹,感悟革命精神。

为确保社会实践活动能深度贴合红色历史内涵、精准把握调研方向,福建师范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红途追光队” 在出发前 1-2 周便组织了系统的理论知识学习环节。团队成员在指导教师左佳昌副教授的带领下,集中研读党的长征历史文献,重点学习长征第一仗的背景脉络、洪超等烈士的英勇事迹,以及毛主席在寻乌开展调查研究的历史背景与核心思想,深入领会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的精神内核。同时,团队还针对红色文化传承的理论框架、调研方法等内容进行专题培训,通过资料梳理、小组讨论等形式,为实地实践筑牢理论基础。

【图 1】(理论知识学习)

百石村:重温长征第一仗,缅怀先烈悟初心

百石村作为赣南著名的红色村庄,有着深厚的革命历史底蕴,这里曾是红军的重要活动区域,1934 年 10 月,中央红军长征途中在此打响了突破敌人第一道封锁线的第一仗,红三军团第四师师长洪超等烈士在此壮烈牺牲,留下了红军指挥所旧址、红军战壕等珍贵革命遗迹。

抵达百石村后,团队成员首先来到长征第一仗核心展示园的烈士纪念区域,举行了庄重的追悼仪式。全体成员列队肃立,向洪超等长眠于此的革命先烈敬献鲜花,低头默哀三分钟,以此表达对先烈的深切缅怀与崇高敬意。

【图 2】(追悼烈士仪式)

仪式结束后,团队在专业讲解员的引导下,对村内的红军指挥所旧址、红军战壕等主要红色遗迹进行实地考察。讲解员详细讲述了长征第一仗的激烈战斗过程:当时红军在兵力悬殊的情况下,如何突破敌人防线,洪超师长如何在前沿阵地指挥作战时不幸中弹牺牲…… 一个个鲜活的细节让成员们仿佛穿越时空,置身于那段战火纷飞的岁月,深刻体会到革命胜利的来之不易,90 多年前,正是这样一群年轻的战士,为了民族解放事业,在这片土地上浴血奋战、英勇牺牲。他们用生命践行了对党的忠诚,用热血铸就了长征精神的开端。

为深入了解当地红色文化的传承现状,团队还开展了问卷调查和采访工作。在百石村的红色旅游景点、村委会等地,成员们向游客和当地居民发放问卷,了解他们对百石村红色历史的认知程度以及对红色文化传承的看法。同时,团队专门采访了当地居民,居民们深情回忆了当年红军事迹,表达了对红色文化传承的殷切期望;此外,成员们还与当地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学校红色教育的开展情况以及学生们对红色历史的学习感受。

【图 3】(问卷调查)

【图 4】(采访居民)

实践过程中,团队及时对收集到的问卷和采访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录入统计问卷数据,转写采访录音,整理拍摄的照片和视频资料,并在此基础上撰写实践报告初稿,总结百石村红色基因传承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同时制作了采访视频和照片集。

寻乌县:感悟调查精神,汲取实践力量

1930年5月,毛泽东同志在此开展了著名的寻乌调查,写下了《寻乌调查》和《反对本本主义》两篇光辉著作,提出了“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的著名论断,这一由毛主席在革命实践中凝练的重要论断,奠定了党的调查研究优良传统。寻乌县毛泽东调查纪念馆作为毛主席开展调研的历史发生地,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是传承这一精神的重要载体。

【图 5】(导览、观摩珍贵文物)

【图 6】(了解革命英烈及调查经过)

在寻乌县毛泽东调查纪念馆,团队成员开启了“溯源・红色调研印记” 模块实践。成员们通过讲解员导览、观摩珍贵文物、体验历史场景复原等方式,系统梳理了毛主席调研的流程与方法。随后,团队采访了当地群众、纪念馆工作人员以及调研旧址守护人,深入挖掘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精神在地方传承的故事和现实启示,深刻感悟到调查研究对于革命胜利和事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同时,团队成员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系统参观了纪念馆的各个展厅。在毛泽东同志旧居,他们仿佛看到了当年毛主席在这里进行寻乌调查时,与群众促膝长谈、深入调研的场景;在寻乌调查陈列室,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画面、一件件朴实的实物展品,都让大家直观地感受到了革命年代的艰辛与不易;红军医院、红四军干部会议旧址等,更是让同学们对红军的革命斗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图 7】(毛泽东同志故居)

【图 8】(寻乌调查专题陈列馆介绍)

【图 9】(团队成员探访红军医院旧址)

在 “传播・让精神活起来” 模块,团队成员积极与纪念馆工作人员、当地群众交流互动,收集了大量关于寻乌调查的历史资料,同时通过访谈等方式,深入了解当地民众对红色文化的认知和传承情况,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此外,团队还积极采集人物访谈实录、老照片、手写信等珍贵素材,撰写相关的调研报告和学术论文,并通过多种形式向相关媒体投稿,向更多的人宣传寻乌调查的历史意义和革命精神,旨在让更多人了解 “寻乌调查” 等经典案例背后的实践调查精神,为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图 10】(手写信等珍贵文物原件)

实践结束后,团队对调研数据进行分析,形成了调研分析报告,整理了各类调研成果。同时,召开团队复盘会,总结实践不足与经验,为完善 “红色调研实践” 长效机制奠定基础。

此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红途追光队的成员们通过实地走访、调研采访,不仅深入了解了长征历史和党的调查研究优良传统,更在实践中深刻感悟到红色精神的内涵。团队表示,将把此次实践成果向学校、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进行汇报展示,希望能为红色文化传承和旅游发展贡献青春力量,同时也将以此次实践为契机,不断从红色历史中汲取前行力量,坚定理想信念,努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撰文:钟鑫鑫、刘铭、廖璐颖

通讯:刘铭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廖璐颖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399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