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科技学院赴江门新会“绘梦乡野”突击队丨陈皮飘香古韵长,庄园焕彩谱新章
新会陈皮
匠心传承助振兴
乡村振兴是时代的号角,文化传承是民族的根脉,二者相互交织,共同勾勒出地方发展的美好蓝图。2025年7月5日下午,财经学院团委副书记、团队指导老师林莉,带领广东科技学院赴江门新会“绘梦乡野”突击队,踏入了新会三江常盛陈皮庄园。在这里,他们开启了一场深度探寻陈皮文化与乡村振兴紧密结合的调研之旅,古老的陈皮文化在现代乡村产业的浪潮中焕发出新的生机。
01:天赐的瑰宝,乡村振兴的引擎
地理优势助品质
新会宛如一颗被大自然精心雕琢的明珠,独特的地理位置赋予了它无与伦比的优势。潭江、西江与银洲湖在这里交汇,形成了咸淡水交接的特殊水环境。常盛陈皮庄园的讲解人钟小姐告诉队员们,这种环境孕育出的新会茶枝柑,是新会陈皮的唯一原料。
新会茶枝柑种植产区处于银洲湖和西江、潭江之间,特殊的水质、肥沃的土壤以及温和的气候,为新会茶枝柑的生长提供了绝佳条件。正如展示厅墙上的介绍,新会茶枝柑的种植历史源远流长,可追溯至元代,其皮肉兼用、药食同源的特性,历经岁月沉淀,成为了新会的文化符号与经济支柱。
产业蓬勃促乡兴
新会陈皮产业的蓬勃兴起,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成功范例。截至2023年12月,新会区约有13.9万亩土地用于茶枝柑种植,围绕着新会陈皮衍生出了丰富多样的产品,如陈皮酱香酒、陈皮绿豆沙等。常盛陈皮庄园作为当地产业的重要代表,拥有500多亩的柑园
。
这片柑园不仅是优质陈皮的生产基地,更是带动当地就业、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力量。众多村民在庄园的各个环节就业,从柑园的种植管理到陈皮的加工制作,都能看到他们忙碌而充实的身影,乡村经济在陈皮产业的带动下焕发出勃勃生机。
02:从柑果到珍品的蜕变
柑果成长的四季密码
新会柑的成长周期从4月持续到12月,每个阶段都独具特色,蕴含着不同的价值。7月至8月是柑胎阶段,也就是绿色的小青柑时期。此时的小青柑果肉被挖去,果壳用来填充普洱茶叶,制成柑普茶。这种茶口感清新,在市场上颇受欢迎。10月至11月,柑果进入大青柑阶段,果实比小青柑更大,但表皮仍为绿色。大青柑主要用于开皮,其皮是很多药店和药厂的药引,药性偏凉,适合容易上火、烟酒过多或爱长痘的人群。
到了10月至11月的二红柑阶段,柑果半成熟,一半黄一半青。二红柑的药性介于大青柑和大红柑之间,甜度适中,皮不易被虫蛀,是很多人收藏和使用的选择。11月至12月则是大红柑的成熟时期,大红柑的皮制成的大红皮药性温和,男女老少皆可泡茶饮用,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等功效。
陈化:岁月雕琢陈皮香
陈皮的陈化,是一场与时间的浪漫邂逅,也是自然与智慧的完美融合。钟小姐介绍,传统新会陈皮的陈化遵循“前三年外放储存排酸、后十年密封储存陈化”的方式。三年内的果皮存放在通风良好的塑料胶框中,便于排出酸味和多余水分。三年后,果皮转入纸箱储存,以聚拢香气。
不同年份的陈皮,在颜色、质地和香气上都有明显差异。十年以上的陈皮,内囊基本脱落,香气醇厚悠长,如同岁月酿造的美酒,越陈越香。在常盛陈皮庄园的展厅里,队员们可以直观地看到不同年份陈皮的展示,感受到时间赋予陈皮的神奇变化。
储存:匠心守护陈皮
陈皮的储存方式多种多样,每种方式都有其特点和适用阶段。麻棉袋和帆布袋吸湿性能好,通风透气性强,能加快陈皮的陈化速度,同时隔绝部分害虫入侵,适合陈皮的前期陈化。纸箱有一定的吸潮作用,但密封性不强,只适合存放3年内的新皮。玻璃瓶观赏性和密封性高,但透气性差,陈化慢,且容易因水分不易散去导致烧皮和发霉。
铁桶和铁罐则具有良好的密封性、防潮性、遮光性和保香性,用棉纸铺盖在陈皮上下,还能起到吸湿作用,是长期储存陈皮的理想选择。这些储存方式的传承和发展,体现了新会人民对陈皮文化的尊重和对品质的执着追求。
03:陈皮背后的匠心与智慧
古法晒制守匠心
在常盛陈皮庄园的工厂内,队员们见证了新会陈皮传统技艺的传承与坚守。从柑果的采摘、清洗、开皮、晒制到储存,每一个环节都蕴含着匠人的心血与智慧。钟小姐向队员们展示了“三 + 三”的生晒手法,三小时阴晒回软,使柑皮硬度降低,便于由内往外翻开;三天自然生晒,让柑皮多余的水分蒸发,卷缩成新会陈皮独有的形状。这种传统的晒制工艺,充分利用了自然的力量,保留了陈皮的天然品质。每一位工人都熟练掌握着这些技艺,他们的双手如同神奇的画笔,描绘着陈皮文化的美丽画卷。
创新推广促传承
在文化传承的道路上,常盛陈皮庄园不断探索创新。钟小姐提到,庄园不仅注重传统技艺的传承,还积极开拓新的销售渠道和推广方式。通过线上直播与线下门店相结合的模式,将新会陈皮推向了更广阔的市场。在工厂的第二层,队员们看到了为直播准备的设备和精心布置的展示区。虽然当前并非陈皮销售旺季,但庄园已经为即将到来的丰收季做好了充分准备。这种创新的推广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了新会陈皮的魅力,也让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活力。
04:陈皮产业的带动与启示
新会陈皮产业以产业发展与文化赋能的深度融合,为乡村振兴提供了鲜活样本。常盛陈皮庄园吸纳大量村民就业,从柑园日常管理到陈皮加工的开柑皮、洗果子等环节,让村民在家门口获得稳定收入,改善生活条件。
同时,产业发展带动运输、包装等配套产业兴起,推动乡村经济繁荣。新会陈皮产业的成功也得益于文化赋能,通过展示陈皮的历史文化底蕴、传承制作陈皮的传统技艺、开展陈皮制作的互动体验,既提升产品附加值,又增强消费者文化认同,印证了文化与产业融合是实现乡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
05:传承与振兴的交响曲
广东科技学院赴江门新会“绘梦乡野”突击队深入新会三江常盛陈皮庄园调研,探寻陈皮文化,践行乡村振兴战略。新会陈皮作为古老瑰宝,在乡村振兴中展现出新的活力。队员们坚信,文化传承与产业发展的双轮驱动,将会使新会乡村更美丽富饶,使陈皮文化代代相传。未来,期待新会陈皮为乡村振兴和文化传承贡献更多力量。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刁俊燊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