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8月4日讯(通讯员 黎清如)为落实广东“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广东省百校联百县助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行动有关部署和要求,近日,惠州学院千灯同舟队深入阳春市河㙟镇展开实践活动,以支教赋能乡村教育,以行动关爱银龄群体,以实践传承红色基因,并以文旅融合推动产业振兴与品牌塑造。
特色课堂播种希望,知识火花点亮童心
团队核心力量聚焦乡村教育振兴,在阳春市河㙟镇精心开展了为期10天的暑期特色课堂。团队以知识为桥梁,以陪伴为纽带,致力于为当地儿童提供丰富多元的课堂体验,启迪智慧梦想,守护纯真童心。
团队突破传统课本框架,引入多元化课程体系,全方位赋能儿童成长:在“神奇动物之旅”中,团队通过小组互动游戏引导孩子们了解生物习性和动物迁徙规律,解密生命现象。团队精心设计的“科学小实验”课程则让孩子们亲手操作趣味实验,直观理解基础物理原理,有效点燃科学探索热情。“3D城市建筑师”课堂上,团队指导孩子们运用空间思维与模型构建技能,动手设计并搭建心中的未来城市模型,将创意蓝图变为立体现实。此外,团队还带领孩子们走进“蓝染艺术工坊”课堂,亲手实践古老的蓝靛提取与扎染技艺,创作承载个人梦想的独特云肩作品,深度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非凡魅力。与此同时,团队还通过一系列特色课程全方位滋养孩子们: “环球英语岛”、“字词古诗大闯关”及“丝路宝藏之旅”共同拓展文化视野与语言能力,助力丈量世界、品悟经典、感受文明交融;“安全特工队”与“欢乐运动嘉年华”切实提升安全自护意识与团队协作精神,强健体魄;“幸福能量站”引导积聚心灵正能量;“超能力觉醒”与“星际探险家”则着眼潜能激发与梦想播种,结合中国航天成就厚植家国情怀与科学理想。团队更辅以每日针对性课业辅导,有效解决孩子们的学习难点,帮助其巩固学业知识。这一系列由团队精心设计的实践活动,成功在寓教于乐中丰富了孩子们的假期生活,显著促进了其在观察力、动手能力、创造力、文化认同、协作精神等多维度的综合成长。
图为队员在上“神奇动物之旅”课。李晓桐供图
银发关怀情暖桑榆,致敬荣光传承精神
怀着对长者的深深敬意,团队成员积极与河㙟镇社工站及河㙟镇中和村村委会联动,组成探访小组,携物资探访了镇上的三位百岁老人及三位退伍老兵。与百岁老人闲话家常时,团队成员倾听岁月沉淀的宝贵人生经历,感受生命的伟大与韧性。在与退伍老兵的围坐交谈中,时光仿佛倒流,团队成员与老兵们重回那段峥嵘岁月。一位老兵动情地追忆起1976年的军旅荣光:参军第一年,他在广西军区军事比赛中勇夺迫击炮项目第一名,荣膺连队嘉奖并被记个人三等功。老兵们用朴实无华的语言,娓娓道来那些关于忠诚、奉献与坚守的感人故事。这些饱含深沉家国情怀的记忆,生动诠释了军人的使命与担当,给在场的团队成员带来了强烈的心灵震撼和深刻的精神洗礼。临别时,老兵们的殷切希望为团队成员注入奋进动力。未来,团队将继续为传承红色基因而探索实践。
图为团队成员问候百岁老人环节。李晓桐供图
图为团队成员采访退伍老兵,李晓桐供图
山水明珠焕发新彩,青春创意助推文旅
为破解凌霄岩景区游客量不高、知名度亟待提升的发展瓶颈,赋能河㙟镇文旅振兴,团队深入阳春市河㙟镇“南国第一洞府”凌霄岩景区,以实地拍摄助力喀斯特奇观宣传:探入溶洞系统记录凌霄大厅摩崖石刻、穿岩小溪及叶选平、关山月等名人题刻;精准捕捉凌霄宝殿九条擎天巨柱与“寿星迎宾”等钟乳奇观;登顶摄录观景台“仙女思凡”“水中印月”胜景;并乘船取景400米岩底河,聚焦“倒挂莲花”等水中倒影动态。此行深化了团队认知——石柱、石笋作为记录地球变迁的“天然地质教材”,极具科普价值。所获素材将用于制作宣传内容,以提升景区知名度,切实赋能河㙟镇文旅发展与乡村振兴。
图为队员实地拍摄凌霄岩。王雨桐供图
在本次阳春市河㙟镇乡村振兴实践中,千灯同舟队聚焦多维赋能取得显著成效:教育赋能板块精心开设10天特色课程,为35名乡村儿童提供成长支持;敬老传承板块深度走访3位百岁老人与3位退伍老兵,采集整理三段珍贵红色口述史,实现关爱服务与红色精神传承双效合一;文旅助力板块拍摄制作凌霄岩特色地质风光素材,相关视频播放量突破1000次,有效助力当地文旅资源推广。未来,团队将持续深化实践探索,强化在地沟通协作,以青春动能赋能河㙟镇乡村振兴新格局建设,并着力打造可推广的乡村振兴样板。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黎清如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