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大学“匠心之光”暑期实践队探访盐都七星现代化农场,感受农业科技魅力

发布时间:2025-08-04 19:51   来源:大学生云报 | 贺文翀   阅读 4.3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通讯员 贺文翀 李张天翊)717日,长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匠心之光”暑期实践队,在机械工程学院院长李美求、机电系副主任孙巧雷以及辅导员李港的带领下,前往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七星现代化农场开展实践活动,深入探索现代农业的科技发展成果与创新模式。

实践队观看盐都七星现代化农场功能分区(长江大学贺文翀 供图)

实践队首先来到盐都区七星现代化农场智慧管理平台。在这里,技术人员为队员们揭开了智能农业的神秘面纱。借助物联网云技术与多光谱无人机,平台宛如一位敏锐的“观察者”,能对农场内1.6万亩小麦的苗情、墒情、病虫害等状况进行全方位实时监测。通过合成的多光谱图,队员们清晰地看到,不同区域的小麦生长态势一目了然,哪些地方长势良好,哪些相对薄弱都直观呈现。技术管理人员轻点鼠标,就能根据这些精准数据进行变量施肥补药,实现智能化、精细化管理。这一创新管理模式不仅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还让每亩小麦每年节约成本约30元,队员们深刻认识到科技为农业带来的变革力量,智能化农业正重塑传统农耕方式,迈向高效、精准的新时代。

讲解员讲解智慧管理平台(长江大学贺文翀 供图)

随后,实践队步入盐都区种业创新孵化中心。该中心整合了各类先进科研资源,分子育种实验室、标准化品质分析平台、人工气候室等一应俱全,宛如一座种业创新的“智慧堡垒”。在这里,队员们了解到盐都区农科所历经四代育种人50年的坚守与钻研,成功选育出42个“盐”系列稻麦新品种,拥有51项国家植物新品种权,3个超级稻品种更是获得农业农村部认定。先进的育种设备、科学严谨的种子培育筛选流程,让队员们切实感受到种业创新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作用,也被科研人员持之以恒的探索精神所打动。

实践队参观盐都区种业创新孵化中心(长江大学贺文翀 供图)

从机械专业视角出发,此次参观是一次理论与实践深度交融的学习契机。在农场中,植保无人机、智能灌溉系统等智能农机设备广泛应用,彰显出机械技术与信息技术融合的强大力量。作为机械专业的学生,未来他们肩负着研发更智能、高效、精准农业机械设备的重任,以机械之力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队员们意识到,不仅要在课堂上筑牢专业知识根基,更要紧密关注行业前沿动态,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际生产中,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农业机械领域绽放青春光彩,为乡村振兴贡献智慧与力量 。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贺文翀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42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