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海数智融乡队助力桃江竹下经济发展带动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5-08-04 19:44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周昊 张鹏 牛芷含   阅读 1.0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近日,湖南工商大学竹海数智融乡队赴湖南省桃江县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队员们深入竹海深处与乡村田间,聚焦当地特色的黄精产业与竹产业,探寻乡土资源转化为发展动能的路径,以实际行动助力桃江竹下经济发展,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寻迹“百岁精”:以品牌带动乡村振兴

▲图为“百岁精”泡饮茶出售包装

在桃江“三下乡”实践里,湖南工商大学“竹海数智融乡队”于竹海的清香里,邂逅“百岁精”黄精的清甜。品牌主理人介绍,黄精作为药食同源植物,品质随块茎生长年份递增,“百岁精”严选5年以上深山优质黄精,开发多以黄精泡饮为特色的产品,主打冲击中高端健康养生市场,其泡饮汤色微黄、入口微甜,留存补气养阴等功效适配现代养生。而产业以桃江气候为基,借品牌带动民众致富、推进乡村振兴,队员们延续实干,走访基地、车间,转化宣传内容,让黄精产业活力与助农温度,随青春行动传递,为乡村振兴注入动能。

探访“竹”产业:从鲜笋到竹器的乡土智慧

▲图为工作人员展示笋干

在鸬鹚渡镇竹笋加工基地,清晨采摘的鲜笋正被快速处理,工人剥去外壳后,将笋肉送入蒸锅煮至七八分熟。“这个火候最关键,既去涩又保脆。”负责人介绍道。煮好的竹笋经压榨去水、晾晒三日成笋干,储存后按需复水、切片分层,最终分装成不同规格的产品。邻近的竹子初级加工厂内,机器轰鸣中,成捆毛竹经切段、剖片后,被自动捆扎成垛,这些半成品将用于竹地板、包装材料等下游生产。

▲图为团队成员向非遗竹编传承人学习编织方法

随后队员们走进农家小院,看编竹筐的老奶奶用竹篾快速编织,指尖翻飞间便现出筐底雏形。大家也学着上手,虽动作生涩,却在磨红的指尖中体会到传统手艺的温度。从田间鲜笋到货架上的笋干,从挺拔毛竹到规整竹片,再到农家院里的手工竹筐,鸬鹚渡镇的“竹下经济”串联起机器生产与传统手艺,让每一根竹子都物尽其用,也让乡土资源在产业链中焕发新生。

此次湖南工商大学竹海数智融乡队的桃江之行,不仅深入挖掘了当地特色产业的发展潜力,更通过实践行动为产业宣传与发展赋能。“百岁精” 黄精品牌的打造与竹产业的全链条开发,展现了桃江依托自然资源实现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而队员们的参与,既为当地产业发展带来了新思路、新方法,也让青春力量在乡村振兴的战场上绽放光彩。相信在多方努力下,桃江竹下经济将持续焕发活力,为乡村振兴书写更加精彩的篇章。


撰文 | 周昊 张鹏

图片 |肖丹 牛芷含

审核 |尹芳毓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牛芷含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36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