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模拟人生”到真实未来:青年志愿者为儿童点亮生涯规划之路

发布时间:2025-08-04 19:03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张佳峰   阅读 3.6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讯(通讯员 张佳峰 梁丹 刘佩怡)当城市的青少年在丰富的社会资源中探索未来职业方向时,许多乡村孩子的“生涯规划”课却是一片空白。如何为他们播下梦想的种子,点亮前行的道路?7月29日,一支名为“七彩童行·惠育绿苗”的大学生志愿服务团队,以一场别开生面的“我的人生我规划”主题课程,为这一课题提供了富有创造性和启发性的解答。这不仅是“七彩假期”志愿服务活动中的一个生动缩影,更是青年学子响应“三下乡”社会实践号召,以实际行动“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注脚。

深耕教育沃土——直面乡村生涯教育的“无声需求”

长期以来,城乡教育资源的差异不仅体现在硬件设施和师资力量上,更潜藏于关乎长远发展的软性教育之中。生涯规划教育,正是当前乡村教育体系中的一个明显短板。许多乡村孩子由于成长环境相对单一,信息渠道有限,对未来的职业世界认知模糊,在人生道路的十字路口常常感到迷茫。

“我们发现,很多孩子对‘职业’的理解仅限于身边常见的几种,对自己的兴趣和潜能也缺乏深入的认知,”志愿团队的一位成员在前期调研中观察到。这种“生涯迷茫”现象,不仅可能限制孩子的个人发展,也与国家推动乡村人才振兴的宏大战略息息相关。为乡村孩子补上这堂特殊的“必修课”,正是“七彩童行·惠育绿苗”志愿团队此次行动的初衷。他们希望通过精心设计的课程,引导孩子们建立自信、拓宽视野、科学规划,为他们的人生注入更多可能性,从而为乡村振兴储备最宝贵的人力资本。

图为主讲老师向学生们介绍各式各样的职业

以光影与画笔为媒——从“英雄梦”到“我的路”

课程的序幕由光影拉开。志愿者们精心挑选了电影《热辣滚烫》和《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片段。当银幕上贾玲饰演的乐莹挥出汗水浸透的拳头,当哪吒喊出“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呐喊,孩子们被深深触动。这并非简单的娱乐,而是一场关于“突破自我”与“打破偏见”的深度对话。讨论中,一个孩子的话代表了许多人的心声:“我也想在以后拥有像主角们一样的勇气,敢于去突破自我,实现我的梦想。”

这种将流行文化与深刻主题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巧妙地将抽象的励志概念转化为孩子们能够理解和共鸣的具象力量。

随后主讲老师便为每位小朋友都派送了自己理想职业ai以后的未来照片。学生们纷纷上台领取自己的ai模拟未来职业照,并向众人分享自己未来职业的照片。

图为学生互相比照自己未来职业照片。周焯楠 供图

一场“人生游戏”——在模拟与选择中探寻成长真谛

如果说上午的课程是点燃理想的火花,下午的“模拟人生”游戏则是一场关于如何走向理想的“沙盘推演”。这是当天课程中最具匠心和震撼力的环节。

活动伊始,每个孩子通过抽签,随机获得了决定自己“人生起点”的三个初始值:体魄、智商和家庭背景。这一设计本身就是一堂深刻的社会认知课,它以一种温和无害的方式,让孩子们直观地理解了现实世界中起点的不平等。

游戏正式开始后,孩子们在一系列模拟的人生情境中,通过选择、努力甚至竞争,来应对学业挑战、结交朋友、发展特长。这个过程让他们深刻体会到:人生中有一些因素是无法选择的,必须学会接纳;但更多的部分,则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智慧的选择和不懈的奋斗去改变和塑造。

当课程指导老师让孩子们根据游戏过程书写自己的人生结局时,温馨的画面出现了。大部分孩子都为自己设定了家庭圆满、生活幸福的美好未来。八岁的郭梓熙在纸上郑重写下:“当上军人,报效祖国。” 这不仅仅是一个游戏结局,更是被激发的志向与梦想。

这场游戏最宝贵的价值,在于它向孩子们传递了一个核心信念。正如指导老师在总结时所说:“人生就像一场马拉KOM,看中的不是起点,而是过程。” 它有力地破除了“起点决定论”的迷思,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了一颗名为“成长型思维”的种子——无论起点如何,通过持续的努力和正确的选择,每个人都能跑出属于自己的精彩赛道。

图为学生拿着自己的模拟人生画作。周焯楠 供图

双向奔赴的成长——青年担当与未来希望的温暖对话

课程的尾声,是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孩子们拿起笔,站在未来的时间节点,给现在的自己写下一封信。

“别怕困难,勇往直前。” “坚持梦想,相信自己是最棒的。” “勇敢做自己,前路会更好的。”

这些真诚稚嫩的话语,既是对自己的期许,也是这堂课成效的最有力证明。它们是孩子们心中希望与勇气的回响,也深深触动了在场的每一位大学生志愿者。

这正是“三下乡”社会实践的魅力所在——它是一场双向奔赴的成长。志愿者们在为乡村孩子带去知识与视野的同时,也在这片土地上接受了一场深刻的“国情教育”,对“青年担当”的内涵有了更真切的体悟。

“‘三下乡’的意义不仅在于我们带来了什么,更在于我们带走了什么,”一位志愿者感慨道,“看到孩子们眼中闪烁的光芒,听到他们对未来的坚定规划,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了‘青年担当’这四个字的分量,也坚定了我们服务基层、奉献社会的信念。”这正是“行走的思政课”最生动的体现。

图为模拟人生课堂中学生踊跃举手。林翊文 供图

结语:播撒希望火种,赋能乡村振兴

短短一天的课程结束了,但它所播撒的希望火种,将在这些乡村孩子的心中持续燃烧。从观看电影到描绘蓝图,从模拟人生到书写未来,这场精心设计的生涯规划课,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看见未来的窗。

“七彩童行·惠育绿苗”志愿服务团队的这次实践,是全国万千“三下乡”、“七彩假期”团队的一个缩影。他们用知识、热情与创造力,为乡村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为促进教育公平、助力乡村振兴贡献了实实在在的青春力量。这堂课的意义,远不止于一天的陪伴,它是一种赋能,一种启迪,是在为国家的美好未来,精心培育最茁壮的“绿苗”。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张佳峰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19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