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药大青年大学生团队赴云浮开展急救与文化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2025-08-04 20:48   来源:大学生云报 | 綦远鸿   阅读 4.4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报告总结

七月流火,暑意正浓。广东药科大学青年学子生背起行囊,踏上前往云浮市云城区河口街道的路。为期四天的“三下乡”之旅,他们带着专业知识与满腔热忱,在初城学校的教室里、在南药种植基地的田埂上,写下属于新时代大学生的实践答卷。

急救课堂把专业知识酿成“成长甘露”

“按压时要像按软皮球,深度5-6厘米,速度要快哦!”护理专业的青年学子们蹲在地上,握着孩子们的小手调整按压姿势。面对44双好奇的眼睛,他们把枯燥的急救原理变成了生动的比喻:止血包扎是“给伤口撑把防水伞”,海姆立克急救法是“剪刀石头布的魔法”,小儿CPR要像“呵护嫩草般轻轻用力”。

▲图为团队队员指导学生在模拟人上练习成人CPR

从模拟人上的心肺复苏练习到异物卡喉的应急处理,从防溺水“六不准”到中暑后的降温步骤,队员们用情景剧、分组竞赛的方式拆解知识点。当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举着包扎好的“伤口”跑来喊道她能保护同学了,队员们知道,守护生命的种子已悄悄发芽。

趣味课堂让乡土文化浸润童心

急救课程的间隙,教室里总能传出阵阵欢笑声。扭扭棒在指尖变成“急救小勋章”,本地石材成了绘画的画布,孩子们把家乡的山水都画在了石头上。“云浮的石头会唱歌”,队员们指着石材博物馆的图片讲解,让乡土文化在创作中自然流淌。

▲图为石材绘画课上学生们开心的笑容

黏土课上捏出的“药材小人”,折纸课上翻飞的枫叶,还有每日清晨的八段锦——“托天如举气球,开弓似拉弯弓”,孩子们从手脚不协调的笨拙,到能跟着口诀整齐划一地舒展,课间总有人追着问:“明天还练这个吗?”

田间地头读懂“专业的分量”

“这是巴戟天,根须入药能补肾;那是肉桂,树皮就是厨房的桂皮。”南药种植基地里,负责人的讲解让队员们频频点头。分组行动的队伍里,一组留守学校巩固急救知识,另一组则穿梭在田埂间,用手机拍下药材特征,记录生长习性。

▲图为队员参观南药种植基地认真听讲的画面

“课本上的药材突然有了温度。”队员在实践日记里写道。当得知这些南药不仅能治病,还能带动当地农户增收时,大家更明白:护理专业不止于临床,更要扎根大地,才能读懂“健康中国”的深层含义。

把助学贷款政策送下乡

“家庭经济困难的同学别担心,国家有生源地贷款,学校还有奖学金。”在初城学校的门口,队员们摆起政策宣传摊位,用发放宣传手册和现场答疑的方式,向家长们解读大学生资助政策。从助学贷款的申请流程到奖学金的评定标准,他们耐心讲解每一个细节,让“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失学”的承诺深入人心。

▲图为队员在学校门口宣传助学贷款政策

结营那天,孩子们把亲手做的纸星星和扭扭棒花花手环送给队员,透着最真诚的感谢。团队队长表示三下乡不是终点,而是她们把专业所学转化为服务能力的起点。这场以“三下乡”之旅,不仅教会孩子们守护生命,更让队员们懂得:大学生的担当,就藏在每一次弯腰教学、每一次田间问询、每一次政策讲解里,在实践的土壤里生长得愈发坚定。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綦远鸿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43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