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医学院中医系暑期实践团队于沧州顺利开展“医心义诊暖基层,多元服务惠三乡”粮食节约与保护环境主题活动

发布时间:2025-08-04 20:47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林清清   阅读 2.7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报告总结

大学生云报8月4日讯(通讯员 郭卓越、刘梦娇、孔佳佳、吕家会)为持续推动乡村振兴、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助力基层民生改善与生态保护,承德医学院中医系“医心义诊暖基层,多元服务惠三乡”暑期三下乡实践团队于7月19日至20日抵达沧州市,以“粮食节约”与“环境保护”为脉络,在田间、食堂与公园展开沉浸式实践,用行动诠释青春担当。

田垄躬行,深探金杏生长之道

晨光中,实践团成员深入占地约50亩的金杏采摘园。伴随汗水与泥土的纷飞,成员们分工协作,2小时内清除杂草近300平方米,让农事辛劳化作真切可感的体验。在果园技术员的指导下,金杏的“脾性”清晰呈现:其耐寒抗旱,却需警惕花期与幼果期的晚霜侵袭。沧州光热充沛,年均日照时数达2600小时以上,虽适宜金杏生长,但每年3月下旬花芽萌动、4月中旬盛放的花期,恰与本地晚霜高发期重叠,据果农统计,严重年份晚霜可导致减产30%以上。成员们认真记录:金杏4年始挂果,7年步入盛果期,成树株产可达150公斤,这片果园现有成树约500株,年均总产量超7.5万公斤,累累硕果多生于短果枝与花束状果枝之上——这是沧州平原沃土与科学种植共同孕育的甜蜜馈赠。

餐桌守护,倡行光盘节俭之风

正午时分,献县秦昌购物广场食堂内,日均接待食客超800人的用餐区里,实践团成员的“节约粮食”讲解声此起彼伏。他们向用餐者细数数据:中国每年浪费的粮食约3500万吨,足够近1亿人吃一年;每粒米从育种到端上餐桌,需经历120天左右的生长周期与多道加工工序。结合上午的农耕体验,成员们用“拔除1平方米杂草弯腰20余次”的亲身经历,让“光盘”倡议更具说服力。活动期间,他们共发放宣传卡片200余张,食堂当日剩菜量较往常减少约15%,“按需打饭”的用餐者占比提升至60%以上。

公园清晏,共绘绿色文明画卷

夕阳映照的文化公园内,实践团兵分两路展开行动。一组沿3000米长的园区步道清理垃圾,2小时内拾捡塑料瓶、废纸等废弃物约2公斤,让草坪小径重归洁净;另一组穿梭于游人中,分发粮食节约与环保宣传单300余份,向近200名市民讲解“垃圾分类可减少30%以上环境污染”“1棵树每年可吸收二氧化碳18公斤”等知识。遇到带孩子的家长时,成员们还特意讲解“1个塑料袋自然降解需200年”的环保常识,让绿色理念更易被孩童理解。

两日奔忙,汗水浸透衣衫。实践团成员以双脚丈量土地,用双手践行所学:在田间记录的金杏种植数据,将作为果园优化管理的参考资料;食堂的“光盘”成效,为后续推广节约模式提供依据;公园的环保行动,让近500人次直接感受文明新风。从阡陌间的作物生长规律,到市井中的节约环保实践,青年学子用数据见证行动力量,让“知农惜粮、躬身环保”的青春担当,在实打实的成效中愈发清晰。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林清清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89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